⒈ 古代少数民族名。
⒈ 古代少数民族名。
引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献四·秦襄毅公年谱》:“秦州 有 囉哩 户,乃 回回 别种……予访得 清水、秦安 等县,亦有 囉哩,乃移文各县,令其共为婚姻。”
“哩”字共有3个读音: [li] [lǐ] [lī]
汉字 | 哩 |
---|---|
读音 | [li][lǐ][lī] |
注音 | ㄌㄧ|ㄌㄧˇ|ㄌㄧ |
部首 | [口] 口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0 部外:7 |
异体字 | 唎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4E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kjfg 仓颉:rwg 郑码:jkb 四角:66015 |
笔顺编码 | 2512511211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 横 |
[lī]
〔哩哩啦啦〕形容零零散散或断断续续的样子:雨哩下了一整天。
[lǐ](又音yīnglǐ)旧表示英制长度单位用字。1977年7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、国家标准计量局通知,淘汰“哩”,改用“英里”。
[li]〈方〉助词。相当于“呢(ne)”“啦(la)”。
基本字义
哩
li ㄌㄧ
助词,义同“呢”。助词,义同“啦”。其它字义
lǐ ㄌㄧˇ
◎ 英语mile的译名,一哩(yīnglǐ ㄧㄥˉㄌㄧˇ)。英美制长度单位,一哩等于5280英尺,合1609米(中国大陆地区已停用此字,写作“英里”)。
其它字义
哩
lī ㄌㄧˉ
◎ 〔哩哩啦啦〕零零散散或断断续续的样子。
英语 mile
德语 Meile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