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澣海的意思

huànhǎi

澣海


拼音huàn hǎi
注音ㄏㄨㄢˋ ㄏㄞˇ

词语解释

澣海[ hàn hǎi ]

⒈  即瀚海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 瀚海。参见“瀚海”。

唐 陈子昂 《燕然军人画像铭》序:“夏五月,师舍於 同城,方絶大漠,以临 澣海。”

“澣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huàn]  

澣

汉字
读音[huàn]
注音ㄏㄨㄢˋ
部首[氵]  三点水
笔画总笔画:16 部外:13
异体字 浣 ???? 瀚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FA3
其它编码五笔:ifjf 仓颉:ejjj 郑码:veae 四角:38141
笔顺编码4411225111234112
笔顺笔画丶丶一一丨丨フ一一一丨ノ丶一一丨
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横 竖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撇 捺 横 横 竖

“澣”字的意思

同“浣”。

“澣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huàn ㄏㄨㄢˋ

同“浣”。➊洗涤。《玉篇•水部》:“澣,濯也。浣,同澣。”《詩.周南•葛覃》:“薄汙我私,薄瀚我衣。”唐柳宗元《貞符》:“澤漢于爨,????炎以澣”➋唐代官吏的洗浴假。唐代官制,每十天休洗浴假一次,称为休澣。每月分上澣、中澣、下澣。又因以借作旬的别称。上澣、中澣、下澣即上旬、中旬、下旬。《正字通•水部》:“澣,楊慎日:‘俗以上澣、中澣、下澣為上旬、中旬、下旬。’本唐官制:十日一休沐……今皆襲用之。省作浣。”唐權德輿《奉和陳閣老寒食初假當直》:“繁花滿樹似留客,應為主人休澣歸。”《新唐書•裴炎傳》:“補弘文生,休澣,它生或出游,炎讀者不廢。

其它字义

hàn ㄏㄢˋ

同“瀚”。《集韻•翰韻》:“瀚,北海名。一曰混瀚,水皃。或从幹。”宋王禹偁《射弩》:“射彼老上庭,奪取臙脂山,不見一匈奴,直抵澣海還。”

英语 cleanse, wash

德语 benetzen, schwimmen ,benetzen, schwimmen

“海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hǎi]  

海

汉字
读音[hǎi]
注音ㄏㄞˇ
部首[氵]  三点水
笔画总笔画:10 部外:7
异体字 ???? ???? ???? 海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D77
其它编码五笔:itxu|itxy 仓颉:eowy 郑码:vmzy 四角:38157
笔顺编码4413155414
笔顺笔画丶丶一ノ一フフ丶一丶
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撇 横 竖折/竖弯 横折钩 点 横 点

“海”字的意思

1.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,有的大湖也叫海,如青海、里海。

2.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:人海。火海。

3.大的(器皿或容量等):海碗。海量。

4.古代指从外国来的:海棠。海枣。

5.极多(后面一般跟“了、啦”等):街上的人可海啦!

6.漫无目标地:海骂。她丢了支笔,海找。

7.毫无节制地:海吃海喝。

8.姓。

“海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hǎi ㄏㄞˇ

靠近大陆,比洋小的水域:海洋。海域。海拔。海疆。海内。海岸。海誓山盟。五湖四海。 用于湖泊名称:青海。中南海。 容量大的器皿,巨大的:海碗。海涵(敬辞,称对方大度包容)。夸下海口。 喻数量多的人、事物像海的:人山人海。火海。 漫无目标地:海骂。海找。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:海棠。 特指中国上海:海派。 姓。

英语

sea, ocean; maritime

德语 Meer ,Ozean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