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斋糜的意思

zhāi

斋糜


拼音zhāi mí
注音ㄓㄞ ㄇ一ˊ

繁体齋糜

词语解释

斋糜[ zhāi mí ]

⒈  亦作“斋麋”。

⒉  素粥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斋麋”。素粥。

唐 孟郊 《济源寒食》诗之二:“逃蜂匿蝶踏地来,抛却斋麋一瓷椀。”
宋 张耒 《寒热伏枕已数日上呈四丈龙图兼记至日之饮》诗:“尔来七日战寒热,朝饮斋糜不盈掬。”

“斋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āi]  

斋

汉字
读音[zhāi]
注音ㄓㄞ
部首[文]  文字旁
笔画总笔画:10 部外:6
异体字 齋 亝 夈 斎 㪰 䄢 䬩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58B
其它编码五笔:ydmj 仓颉:ykmbl 郑码:sogl 四角:00227
笔顺编码4134132522
笔顺笔画丶一ノ丶一ノ丨フ丨丨
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捺 横 撇 竖 横折钩 竖 竖

“斋”字的意思

1.斋戒。

2.信仰佛教、道教等宗教的人所吃的素食:吃斋。

3.舍饭给僧人、道人:斋僧。

4.姓。

5.屋子,常用于书房、商店的名称,学校宿舍也有叫斋的:书斋。新斋。第三斋。荣宝斋。

“斋”字的基本解释

(齋)

zhāi ㄓㄞˉ

屋舍,常指书房、学舍、饭店或商店:书斋。聊斋。荣宝斋。 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:斋戒。封斋(亦称“把斋”)。斋月。斋坛。斋会。斋果。 佛教、道教等教徒、道徒吃的素食:斋饭。斋堂。吃斋。 舍饭给僧人吃:斋僧。

英语 vegetarian diet; study

德语 Stube, Zimmer, Atelier, Künstlerwerkstatt (S)​,vegetarisches Essen (S)​,vegetarisches Essen ( nach den religiösen Regeln z.B. Buddhimus )​ (S, Rel)​,fasten (V, Rel)

“糜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mí]   [méi]  

糜

汉字
读音[mí][méi]
注音ㄇㄧˊ|ㄇㄟˊ
部首[米]  米字旁
笔画总笔画:17 部外:11
异体字 ???? 䭧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7CDC
其它编码五笔:ysso|osso 仓颉:icfd 郑码:tgfu 四角:00294
笔顺编码41312341234431234
笔顺笔画丶一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丶ノ一丨ノ丶
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撇 捺 点 撇 横 竖 撇 捺

“糜”字的意思

[mí]

1.粥。

2.腐烂;糜烂。

3.浪费:糜费。

[méi]

糜子,也叫穄(jì)子。一年生草本植物。与黍同类,但子实不黏。是耐旱、耐碱的谷类作物。

“糜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mí ㄇㄧˊ

粥:肉糜。糜沸(形容混乱纷扰)。烂,碎:糜烂。糜躯(牺牲生命)。糜灭。浪费:糜费。姓。

其它字义

méi ㄇㄟˊ

 ◎ 不黏的黍(亦称“穄”):糜子。糜黍。糜子面。

英语 rice gruel, congee; mashed

德语 ermordet, gedopt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