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隃麋的意思

隃麋


拼音yú mí
注音ㄩˊ ㄇ一ˊ

词语解释

隃麋[ yú mí ]

⒈  古县名。汉置,因隃麋泽而得名。故地在今陕西千阳东。东汉为侯国,晋并入汧县。参阅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。

⒉  亦作“隃糜”。隃麋以产墨着称,后世因借指墨或墨迹。

⒊  引申指文墨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县名。 汉 置,因 隃麋泽 而得名。故地在今 陕西 千阳 东。 东汉 为侯国, 晋 并入 汧县。参阅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。

⒉  隃麋 以产墨著称,后世因借指墨或墨迹。

宋 沉遘 《七言和吴冲卿省舍观苏才翁题壁》:“空堂老壁隃麋昏, 苏子 之蹟世所珍。”
清 刘献廷 《广阳杂记》卷四:“隃麋易尽,终磨海岛之头;侧理若穷,愿写 彭城 之背。”
清 姚士陛 《断砚歌为姜西溟先辈赋砚为家梁汾舍人击碎》:“隃糜发采宣毫爽,酒半传观各夸赏。”
清 洪亮吉 《鉏月阁记》:“蛮纸万幅,有 沉约 手钞之书;隃糜两螺,为 李尤 自製之墨。”

⒊  引申指文墨。

清 金人瑞 《长夏读杜诗有怀明人法师却寄二十四韵》:“晚斋承茗粥,吾道在隃麋。”

国语辞典

隃麋[ yú mí ]

⒈  地名。汉代置县,位于今陕西省汧县东三十里,其地盛产墨,故诗文中以隃麋为墨的代称。

明·于慎行〈新都程君房寄墨数螺道中为税使所榷戏作志感〉诗:「为语中人休错误,隃麋原不化黄金。」

“隃”字共有3个读音: [yú]   [yáo]   [shù]  

隃

汉字
读音[yú][yáo][shù]
注音ㄩˊ|ㄧㄠˊ|ㄕㄨˋ
部首[阝]  双耳刀
笔画总笔画:11 部外:9
异体字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683
其它编码五笔:bwgj 仓颉:nlomn 郑码:yoqk 四角:78221
笔顺编码52341251122
笔顺笔画フ丨ノ丶一丨フ一一丨丨
笔顺名称 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 竖 撇 捺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竖 竖钩

“隃”字的意思

[yú]

古同“逾”,越过;超过。

[yáo]

古同“遥”,遥远。

[shù]

〔西隃〕古大陵名,又名雁门山,在今中国山西省代县西北。

“隃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yú ㄩˊ

 ◎ 古同“逾”,越过;超过。

其它字义

yáo ㄧㄠˊ

 ◎ 古同“遥”,遥远。

其它字义

shù ㄕㄨˋ

 ◎ 〔西隃〕古大陵名,又名雁门山,在今中国山西省代县西北。

英语 to exceed; a state in Shanxi province

德语 überschreiten, übersteigen ,überspringen

“麋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mí]  

麋

汉字
读音[mí]
注音ㄇㄧˊ
部首[鹿]  鹿字旁
笔画总笔画:17 部外:6
异体字 䴢 麊 ????
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E8B
其它编码五笔:ynjo|oxxo 仓颉:ipfd 郑码:txuf 四角:00294
笔顺编码41352211535431234
笔顺笔画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丶ノ一丨ノ丶
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横折 竖 竖 横 横 竖提 撇 竖弯钩 点 撇 横 竖 撇 捺

“麋”字的意思

〔麋鹿〕也叫四不像。哺乳动物。过去认为它角似鹿,头似马,体似驴,蹄似牛,但又不全像以上四种动物中的一种,故名。毛淡褐色,性温驯,食植物。是中国特有珍稀动物。由于历代无节制地猎捕,现已无野生种。

“麋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mí ㄇㄧˊ

 ◎ 〔麋鹿〕哺乳动物,比牛大,毛淡褐色,雄的有角,角像鹿,尾像驴,蹄像牛,颈像骆驼,但从整体看哪种动物都不像,原产中国,是一种珍贵的稀有兽类。俗称“四不像”。

英语 elk; surname

德语 Elch (S)​,Gewässerufer (S)​,Mi (Eig, Fam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