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石制的针。古代治病之具。亦指可用以制针的石头。
⒈ 石制的针。古代治病之具。亦指可用以制针的石头。
引《山海经·东山经》:“高氏之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箴石。”
郭璞 注:“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。”
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箴石》:“县官所招举贤良文学,而及亲民伟仕,亦未见其能用箴石而医百姓之疾也。”
唐 韩愈 《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》诗:“如以膏濯衣,每渍垢逾染。又如心中疾,箴石非所砭。”
⒈ 一种古时治病用的石针。
引《汉书·卷三〇·艺文志》:「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。」
唐·颜师古·注:「箴,所以刺病也。石谓砭石,即石箴也。」
《山海经·东山经》:「其下多箴石。」
晋·郭璞·注:「可以为砥针治痈肿者。」
“箴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ēn]
汉字 | 箴 |
---|---|
读音 | [zhēn] |
注音 | ㄓㄣ |
部首 | [竹] 竹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5 部外:9 |
异体字 | 鍼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BB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dgt|tdgk 仓颉:hihr 郑码:mhaj 四角:88253 |
笔顺编码 | 314314131251534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丶ノ一丶一ノ一丨フ一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横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斜钩 撇 点 |
1.劝告;规诫:箴言。
2.旧时一种文体。是规诫性的韵文。
3.同“针”。
基本字义
箴
zhēn ㄓㄣˉ
同“针”。劝告,劝戒:箴言。箴规。箴谏。古代一种文体,以告诫规劝为主:箴铭(“箴”是规戒性的韵文;“铭”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兼于规戒、褒赞的韵文。因其作用有相似之处,故后人多连称)。英语 needle, probe; admon
德语 ermahnen, warnen ,Zhen (Eig, Fam)
“石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shí] [dàn]
汉字 | 石 |
---|---|
读音 | [shí][dàn] |
注音 | ㄕˊ|ㄉㄢˋ |
部首 | [石] 石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5 部外:0 |
异体字 | 䂖 䄷 鉐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7F3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dgtg 仓颉:mr 郑码:ga 四角:10602 |
笔顺编码 | 13251 |
笔顺笔画 | 一ノ丨フ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撇 竖 横折 横 |
[shí]
1.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,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:花岗石。石灰石。石碑。石板。石器。见〖岩石〗。
2.指石刻:金石。
3.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:药石。
4.姓。
[dàn]容量单位,10斗等于1石。(在古书中读shí,如“二千石、万石”等。)
基本字义
石
shí ㄕˊ
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:石破天惊(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)。指石刻:金石。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:药石。药石之言(喻规劝别人的话)。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姓。其它字义
石
dàn ㄉㄢˋ
◎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,十斗为一石。
英语 stone, rock, mineral; rad. 112
德语 Gestein (S),Shi (Eig, Fam),Radikal Nr. 112 = Stein, steinern, Steinschnitzerei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