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做节的意思

zuòjié

做节


拼音zuò jié
注音ㄗㄨㄛˋ ㄐ一ㄝˊ

繁体做節

词语解释

做节[ zuò jié ]

⒈  南宋时杭州风俗,于冬至三日之内,店肆皆歇市,垂帘饮博,谓之做节。参阅宋周密《干淳岁时记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南宋 时 杭州 风俗,于冬至三日之内,店肆皆歇市,垂帘饮博,谓之做节。参阅 宋 周密 《乾淳岁时记》。

国语辞典

做节[ zuò jié ]

⒈  冬至三日之内,店家都休息不做生意,饮酒赌博取乐,称为「做节」。

元·周密《武林旧事·卷三·冬至》:「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,……三日之内,店肆皆罢市,垂帘饮博,谓之做节。」

“做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uò]  

做

汉字
读音[zuò]
注音ㄗㄨㄛˋ
部首[亻]  单人旁
笔画总笔画:11 部外:9
异体字
字形结构左中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05A
其它编码五笔:wdty 仓颉:ojrk 郑码:nejm 四角:28240
笔顺编码32122513134
笔顺笔画ノ丨一丨丨フ一ノ一ノ丶
笔顺名称 撇 竖 横 竖 竖 横折 横 撇 横 撇 捺

“做”字的意思

1.制造:做衣服。用这木头做张桌子。

2.写作:做文章。

3.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:做工。做事。做买卖。

4.举行庆祝或纪念活动:做寿。做生日。

5.充当;担任:做母亲的。做官。做教员。做保育员。今天开会由他做主席。

6.当做:树皮可以做造纸的原料。这篇文章可以做教材。

7.结成(某种关系):做亲。做对头。做朋友。

8.假装出(某种模样):做样子。做鬼脸。做痛苦状。

“做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uò ㄗㄨㄛˋ

进行工作或活动:做活。做事。做工。做手脚(暗中进行安排)。 写文:做诗。做文章。 制造:做衣服。 当,为:做人。做媒。做伴。做主。做客。看做。 装,扮:做作。做功。做派。 举行,举办:做寿。做礼拜。 用为:芦苇可以做造纸原料。 结成(关系):做亲。做朋友。

英语 work, make; act

德语 tun, machen (V)

“节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jié]   [jiē]  

节

汉字
读音[jié][jiē]
注音ㄐㄧㄝˊ|ㄐㄧㄝ
部首[艹]  草字头
笔画总笔画:5 部外:2
异体字 節 卩 卪 㔾 ???? ????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282
其它编码五笔:abj 仓颉:tsl 郑码:eyvv 四角:44227
笔顺编码12252
笔顺笔画一丨丨フ丨
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折钩 竖

“节”字的意思

[jié]

1.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:竹节。关节。

2.段落:章节。

3.量词。表示分段的物体:两节烟筒。

4.节日;时令:国庆节。清明节。

5.事项:礼节。细节。

6.限制;俭省:节制。开源节流。

7.删略:节本。节录。

8.操守:节操。晚节。

9.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:持节。

10.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。每小时航行1海里(约合1.852千米)称为1节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。

[jiē]

〔节骨眼儿〕〈方〉比喻紧要的、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。骨(gu)。

“节”字的基本解释

(節)

jié ㄐㄧㄝˊ

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:竹节。节外生枝。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:关节。两节车厢。 段落,事项:节节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节目。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:节气。节令。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:节日。 礼度:礼节。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:节奏。节拍。节律。 操守:节操。晚节。变节。高风亮节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 省减,限制:节省。节制。开源节流。 略去,简略:节选。节录。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:符节。使节。 姓。

(節)

jiē ㄐㄧㄝˉ

〔节骨眼儿〕喻关键的,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(“骨”读轻声)。

英语 knot, node, joint; section

德语 Fest, Feiertag ,Knoten, Gelenk, Abschnitt, Kapitel (S)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