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谓田地荒废。
⒉ 指荒地。
⒈ 谓田地荒废。
引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彻我墙屋,田卒污莱。”
毛 传:“下则污,高则莱。”
王先谦 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卒,尽也。田不治则下者污而水秽,高者莱而草秽。”
唐 白居易 《息游堕策》:“至使田卒污莱,室如悬磬。”
⒉ 指荒地。
引《宋书·五行志三》:“宫室焚毁,化为污莱。”
唐 司空图 《华帅许国公德政碑》:“污莱尽闢,甍宇兼倍。”
《明史·汪应蛟传》:“应蛟 在 天津,见 葛沽、白塘 诸田尽为污莱,询之土人,咸言斥卤不可耕。”
《清史稿·高宗纪三》:“今 乌鲁木齐 各处屯政方兴,客民前往,各成聚落,污莱闢而就食多。”
“莱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ái]
汉字 | 莱 |
---|---|
读音 | [lái] |
注音 | ㄌㄞˊ |
部首 | [艹] 草字头 |
笔画 | 总笔画:10 部外:7 |
异体字 | 萊 䒹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萊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3B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gou|agus 仓颉:tdt 郑码:ebkv 四角:44905 |
笔顺编码 | 12214312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一丶ノ一丨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横 点 撇 横 竖 撇 捺 |
1.藜。
2.古指荒废或轮休的田地。
基本字义
莱
(萊)
lái ㄌㄞˊ
藜。 〔莱菔〕萝卜的别称。 古代指郊外轮休的田,亦指田废生草:“政烦赋重,田莱多荒”。英语 goosefoot, weed; fallow field
德语 Weißer Gänsefuß ,Lai (Eig, Fa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