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剖削成一定规格的竹皮;成条的薄竹片。
⒈ 剖削成一定规格的竹皮;成条的薄竹片。
引《元史·天文志一》:“月行白道,出入不常,用竹篾均分天度,考验黄道所交,随时迁徙。”
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潘烂头》:“﹝ 潘 ﹞乃注水于盆,取竹篾编小舟如掌大,繫以綫而引之。”
老舍 《民主世界》:“凭他的势力与关系,他才在一个大杂院里找了两间竹篾为墙,茅草盖顶,冬寒夏热,有雨必漏,遇风则摇的房屋。”
⒈ 薄而狭长的细竹片,可用以编制竹篓、竹篮等。
英语thin bamboo strips used for basket weaving
“竹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ú]
汉字 | 竹 |
---|---|
读音 | [zhú] |
注音 | ㄓㄨˊ |
部首 | [竹] 竹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0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AF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tgh|thth 仓颉:h 郑码:mami 四角:88220 |
笔顺编码 | 312312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丨ノ一丨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竖 撇 横 竖钩 |
竹子,多年生常绿植物。茎圆柱形,有节,中空,可供建筑用,又可做造纸原料。嫩芽即竹笋,可食。
基本字义
竹
zhú ㄓㄨˊ
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竹子。竹叶。竹笋。竹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竹刻。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竹。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姓。英语 bamboo; flute; KangXi radical 118
德语 Bambus (S),Zhu (Eig, Fam),Radikal Nr. 118 = Bambus (S)
“篾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miè]
汉字 | 篾 |
---|---|
读音 | [miè] |
注音 | ㄇㄧㄝˋ |
部首 | [竹] 竹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7 部外:11 |
异体字 | 䈼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中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BF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ldt|tlaw 仓颉:hwli 郑码:mlhs 四角:88253 |
笔顺编码 | 31431425221134534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丶ノ一丶丨フ丨丨一一ノ丶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竖 横折 竖 竖 横 横 撇 点 斜钩 撇 点 |
竹子劈成的薄片,也泛指苇子或高粱秆上劈下的皮:篾席。篾匠。
基本字义
篾
miè ㄇㄧㄝˋ
◎ 劈成条的竹片,亦泛指劈成条的芦苇、高粱秆皮等:竹篾。苇篾儿。篾席。篾条。篾青(指竹子的外皮,质地柔韧)。篾黄(指竹子篾青以里的部分,质地较脆。亦称“篾白”)。
英语 bamboo splints or sla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