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啴缓的意思

tānhuǎn

啴缓


拼音tān huǎn
注音ㄊㄢ ㄏㄨㄢˇ

繁体嘽緩

词语解释

啴缓[ tān huǎn ]

⒈  柔和舒缓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柔和舒缓。

《文选·王褒<四子讲德论>》:“有二人焉,乘輅而歌……嘽缓舒绎,曲折不失节。”
吕延济 注:“嘽缓舒绎,柔和之声也。”
《乐府诗集·郊庙歌辞三·北齐五郊乐歌》:“嘽缓契王风,持载符君德。”
清 赵翼 《水嬉看夜船灯火》诗之一:“灯火荧煌星万点,笙歌嘽缓月三更。”
叶圣陶 《微波》:“有三弦的声音传过来,这样低沉,这样嘽缓。”

国语辞典

啴缓[ tān huǎn ]

⒈  舒缓而不急迫。

《史记·卷二四·乐书》:「啴缓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,而民康乐。」
《文选·王襃·四子讲德论》:「啴缓舒绎,曲折不失节。」

“缓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huǎn]  

缓

汉字
读音[huǎn]
注音ㄏㄨㄢˇ
部首[纟]  绞丝旁
笔画总笔画:12 部外:9
异体字 緩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7F13
其它编码五笔:xefc|xegc 仓颉:vmbme 郑码:zpgx 四角:22147
笔顺编码551344311354
笔顺笔画フフ一ノ丶丶ノ一一ノフ丶
笔顺名称 撇折 撇折 提 撇 点 点 撇 横 横 撇 横撇/横钩 捺

“缓”字的意思

1.迟;慢:迟缓。缓步。缓不济急。

2.延缓;推迟:缓办。缓期。这事缓几天再说。

3.缓和;不紧张:缓冲。缓急。

4.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:昏过去又缓过来。蔫了的花,浇上水又缓过来了。

“缓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緩)

huǎn ㄏㄨㄢˇ

慢,与“急”相对:缓步。缓行(xíng )。缓慢。迟缓。延迟:缓刑。缓办。缓役。缓征。刻不容缓。放松,松弛:缓和。缓冲。缓解(jiě)。和缓。苏醒,恢复:缓气。缓醒。

英语 slow, leisurely; to postpone, delay

德语 faul, träge ,verschieben, aufschieben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