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歌叹之声。汉扬雄《法言·五百篇》:“不听正谏而不用雉噫者。”李轨注:“雉噫,歌叹之声。”一说古歌名。
⒈ 歌叹之声。
引汉 扬雄 《法言·五百篇》:“不听正諫而不用雉噫者。”
李轨 注:“雉噫,歌叹之声。”
一说古歌名。 明 杨慎 《艺林伐山·雉噫》:“杨子 言 孔子 之去 鲁,曰‘不听政諫而不用《雉噫》者’。注:‘雉噫,犹歌叹之声, 梁鸿 《五噫》之类也。’按《家语》:孔子 去 鲁,歌曰:‘彼妇之口,可以出走;彼妇之謁,可以死败。优哉游哉,聊以卒岁!’此即《雉噫之歌》也。 唐 文:聆《凤衰》於 接舆,歌《雉噫》於 桓子。”
“雉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ì]
汉字 | 雉 |
---|---|
读音 | [zhì] |
注音 | ㄓˋ |
部首 | [隹] 隹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3 部外:5 |
异体字 | 兕 垁 埃 搱 鴙 鶨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6C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dwy 仓颉:okog 郑码:mani 四角:80815 |
笔顺编码 | 3113432411121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一ノ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横 撇 点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|
1.鸟,外形像鸡,雄的尾巴长,羽毛美丽,多为赤铜色或深绿色,有光泽,雌的尾巴稍短,灰褐色。善走,不能久飞。种类很多,都是珍禽,如血雉、长尾雉等。通称野鸡,有的地区叫山鸡。
2.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叫一雉。
基本字义
雉
zhì ㄓˋ
鸟,雄的羽毛很美,尾长;雌的淡黄褐色,尾较短。善走,不能久飞。肉可食,羽毛可做装饰品。通称“野鸡”。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,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。 城墙:雉堞。英语 pheasant; crenellated wall
德语 Wand (S)
“噫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yī]
汉字 | 噫 |
---|---|
读音 | [yī] |
注音 | ㄧ |
部首 | [口] 口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6 部外:13 |
异体字 | 䪰 億 意 懿 欬 譩 ???? ???? 噯 抑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66B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kujn 仓颉:rytp 郑码:jskw 四角:60036 |
笔顺编码 | 2514143125114544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丶フ丶丶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横 点 横 点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点 斜钩 点 点 |
1.表示悲痛或叹息。
2.表示惊异:噫,他今天怎么来了?
基本字义
噫
yī ㄧˉ
◎ 文言叹词,表示感慨、悲痛、叹息:“噫!微斯人,吾谁与归”。噫鸣。噫嘻。
英语 belch; alas
德语 aufstoßen, rülpsen (V),Ach, Oh Weh, Leider (Int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