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招喻的意思

zhāo

招喻


拼音zhāo yù
注音ㄓㄠ ㄩˋ

词语解释

招喻[ zhāo yù ]

⒈  亦作“招谕”。

⒉  指帝王招抚敌对势力的谕旨。亦指以帝王名义对敌对势力进行招抚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招諭”。指帝王招抚敌对势力的谕旨。亦指以帝王名义对敌对势力进行招抚。

《三国志·魏志·刘放传》:“放 善为书檄,三祖詔命有所招喻,多 放 所为。”
《北史·魏纪一·太祖道武帝》:“帝以 中山 城内为 普隣 所胁,乃招喻之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唐高祖武德六年》:“上復遣人招諭 苑君璋。”
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一:“又命户部侍郎 王永鰲 招諭之。”

“招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āo]  

招

汉字
读音[zhāo]
注音ㄓㄠ
部首[扌]  提手旁
笔画总笔画:8 部外:5
异体字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2DB
其它编码五笔:rvkg 仓颉:qshr 郑码:dyj 四角:57062
笔顺编码12153251
笔顺笔画一丨一フノ丨フ一
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横折钩 撇 竖 横折 横

“招”字的意思

1.打手势叫人来:招唤。招呼。招手上车。

2.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:招集。招收。招纳。招贤。招聘。招兵买马。

3.应接:招待宾客。

4.引来:招惹。招引。招揽。招致。

5.承认自己的罪行:招供。招认。不打自招。

6.同“着”。

7.摇动:招摇(故意张大声势,引人注意)。

“招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hāo ㄓㄠˉ

打手势叫人来:招唤。招呼。招手上车。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:招集。招收。招纳。招贤。招聘。招兵买马。应接:招待宾客。引来:招惹。招引。招揽。招致。承认自己的罪行:招供。招认。不打自招。同“着”。摇动:招摇(故意张大声势,引人注意)。

英语 beckon, summon; recruit, levy

德语 winken, einstellen, zu sich ziehen (V)

“喻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yù]  

喻

汉字
读音[yù]
注音ㄩˋ
部首[口]  口字旁
笔画总笔画:12 部外:9
异体字 喩 諭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5BB
其它编码五笔:kwgj 仓颉:romn 郑码:joqk 四角:68021
笔顺编码251341251122
笔顺笔画丨フ一ノ丶一丨フ一一丨丨
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撇 捺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竖 竖钩

“喻”字的意思

1.说明;告知:晓喻。喻之以理。不可理喻。

2.明白;了解:家喻户晓。不言而喻。

3.比方:比喻。

4.姓。

“喻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yù ㄩˋ

比方:比喻。譬喻。明白,了解:不言而喻。家喻户晓。说明,使人了解:晓喻。喻之以理。姓。

英语 metaphor, analogy; example; like

德语 Allegorie, Sinnbild (S)​,Yu (Eig, Fam)​,jemanden über etwas in Kenntnis setzten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