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寺院的钟声和诵经声。
⒈ 寺院的钟声和诵经声。
引宋 王安石 《光宅寺》诗之一:“千秋钟梵已变响,十亩桑竹空成阴。”
宋 黄庭坚 《次韵答和甫卢泉水》之三:“舍后钟梵炉烟长,舍前帘影竹苍苍。”
寺院的钟声和诵经声。 隋炀帝 《与释智顗书》:“横使寺塔焚烧,如此屋流散,鐘梵輟响,鸡犬不闻。”
唐 白居易 《正月十五日夜东林寺学禅》诗:“新年三五 东林 夕,星汉迢迢鐘梵迟。”
清 魏源 《天台纪游》诗之六:“妙香浮虑净,鐘梵梦魂寂。”
“钟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ōng]
汉字 | 钟 |
---|---|
读音 | [zhōng] |
注音 | ㄓㄨㄥ |
部首 | [钅] 金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4 |
异体字 | 鍾 鐘 鈡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鍾鐘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49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qkhh 仓颉:opl 郑码:pji 四角:85706 |
笔顺编码 | 311152512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一一フ丨フ一丨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横 横 竖提 竖 横折 横 竖 |
1.响器,中空,用铜或铁制成。
2.计时的器具,有挂在墙上的,也有放在桌上的:挂钟。座钟。闹钟。
3.指钟点、时间:六点钟。由这儿到那儿只要十分钟。
4.(情感等)集中:钟爱。钟情。
5.姓。
6.同“盅”。
基本字义
钟
(❶-❸鐘、❹❺鍾)
zhōng ㄓㄨㄥˉ
金属制成的响器,中空,敲时发声:警钟。编钟(古代乐器。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,用小木槌击奏。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,枚数也不同)。钟鼎(古铜器总称,上面铭刻文字)。 计时的器具:钟表(钟和表的总称)。座钟。钟鸣漏尽(晨钟已鸣,夜漏将尽。喻年届迟幕)。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,小时:钟头(小时,如“开了一个钟钟的会”)。 杯子。 集中,专一:钟情(感情专注)。钟爱(特别爱)。钟灵毓秀(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)。英语 clock; bell
德语 Zhong (Eig, Fam)
“梵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àn]
汉字 | 梵 |
---|---|
读音 | [fàn] |
注音 | ㄈㄢˋ |
部首 | [木] 木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7 |
异体字 | ???? 檒 芃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8B5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ssmy|sswy 仓颉:ddhni 郑码:ffqd 四角:44217 |
笔顺编码 | 1234123435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ノ丶一丨ノ丶ノ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撇 捺 撇 横折弯钩/横斜钩 点 |
梵语音译词。寂静,高净。佛教中常常把经籍称作“梵本”,佛寺称为“梵刹”等。
基本字义
梵
fàn ㄈㄢˋ
◎ 关于古代印度的:梵语(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)。梵文(印度古代的文字)。
英语 Buddhist, Sanskri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