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东汉祭遵。遵封征虏将军,取士皆用儒术,对酒设乐,必雅歌投壶。事见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。
⒈ 指 东汉 祭遵。遵 封征虏将军,取士皆用儒术,对酒设乐,必雅歌投壶。事见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。
引清 顾炎武 《上吴侍郎旸》诗:“征虏 投壶暇, 东山 赌墅优。”
“征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ēng]
汉字 | 征 |
---|---|
读音 | [zhēng] |
注音 | ㄓㄥ |
部首 | [彳] 双人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5 |
异体字 | 徰 ???? ???? 徵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徵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F8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ghg 仓颉:homym 郑码:oiai 四角:21211 |
笔顺编码 | 33212121 |
笔顺笔画 | ノノ丨一丨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撇 竖 横 竖 横 竖 横 |
1.走远路(多指军队):征途。长征。
2.征讨:出征。南征北战。
3.政府召集人民服务:征兵。应征入伍。
4.征收:征税。
5.征用:征地。
6.征求:征稿。征文。
7.证明;证验:文献足征。信而有征。有实物可征。
8.表露出来的迹象;现象:征候。象征。特征。“徵”
征
(➌-➐徵)
zhēng ㄓㄥˉ
远行:长征。征途。征夫。征人。征衣。征帆(远行的船)。 用武力制裁,讨伐:征服(用力制服)。征讨。征伐。征战(出征作战)。南征北战。 召集:征兵。征募(招募兵士)。征集兵马。 收集:征税。征粮。 招请,寻求:征求。征稿。征婚。征聘(招聘)。征询(征求意见)。 证明,证验:征引(引用,引证)。信而有征。 表露出来的迹象:特征。征候。英语 invade, attack, conquer
德语 angreifen, attackieren ,erheben, Erhebung (S),Zheng (Eig, Fam)
“虏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ǔ]
汉字 | 虏 |
---|---|
读音 | [lǔ] |
注音 | ㄌㄨˇ |
部首 | [虍] 虎字头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2 |
异体字 | 虜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虜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64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halv|hee 仓颉:ypks 郑码:ihym 四角:21227 |
笔顺编码 | 21531553 |
笔顺笔画 | 丨一フノ一フフノ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 横撇/横钩 撇 横 竖弯钩 横折钩 撇 |
1.俘获:虏获。俘虏。(a.打仗时捉住敌人;b.打仗时捉住的敌人)。
2.俘获的人。
3.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。
虏
(虜)
lǔ ㄌㄨˇ
俘获:虏获。俘虏。(➊打仗时捉住敌人;➋打仗时捉住的敌人)。 俘获的人。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。英语 to capture, imprison, seize; a prison
德语 gefangen nehmen, gefangennehmen [alt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