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众人的议论。
⒈ 众人的议论。
引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臣 莽 子女诚不足以配至尊,復听众议,益封臣 莽。”
汉 蔡邕 《陈政要七事疏》:“诚当博览众议,从其安者。”
晋 陶潜 《祭从弟敬远文》:“常愿携手,寘彼众议。”
《旧唐书·卢怀慎传》:“李杰 勤苦絶伦,贞介独立,公家之事,知无不为,干时之材,众议推许。”
⒈ 众人的议论、意见。
引汉·蔡邕〈上封事陈政要七事〉:「诚当博览众议,从其安者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八〇回》:「陛下若不从众议,恐旦夕萧墙祸起,非臣等不忠于陛下也。」
“议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yì]
汉字 | 议 |
---|---|
读音 | [yì] |
注音 | ㄧˋ |
部首 | [讠] 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5 部外:3 |
异体字 | 議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議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BA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yqy|yyry 仓颉:ivik 郑码:ssos 四角:34703 |
笔顺编码 | 45434 |
笔顺笔画 | 丶フ丶ノ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折提 点 撇 捺 |
1.讨论;商量:自报公议。
2.意见:建议。提议。
3.评论:物议。无可非议。
基本字义
议
(議)
yì ㄧˋ
意见,言论:议论。提议。建议。讨论,商量:商议。会议。协议。议案。议决。议价。评论是非,多指责备:非议。恐招物议。旧时文体的一种,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:奏议。驳议。英语 consult, talk over, discuss
德语 Meinung, Ansicht ,diskutieren, debattier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