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逃亡之臣。
⒉ 向战胜国称臣的亡国之君。
⒈ 逃亡之臣。
引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君惠弔亡臣 重耳,身丧父死,不得与於哭泣之哀,以为君忧。”
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莒 中及 齐 亡臣相聚,求 閔王 子,欲立之。 法章 乃自言於 莒。共立 法章 为 襄王。”
⒉ 向战胜国称臣的亡国之君。
引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君王亡臣 句践,使陪臣 种 敢告下执事:句践 请为臣,妻为妾。”
“臣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chén]
汉字 | 臣 |
---|---|
读音 | [chén] |
注音 | ㄔㄣˊ |
部首 | [臣] 臣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0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1E3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hnh 仓颉:slsl 郑码:ha 四角:71712 |
笔顺编码 | 125125 |
笔顺笔画 | 一丨フ一丨フ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折 横 竖 竖折/竖弯 |
1.君主时代的官吏,有时也包括百姓:忠臣。君臣。
2.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。
3.姓。
基本字义
臣
chén ㄔㄣˊ
君主时代的官吏,有时亦包括百姓:臣僚。臣子。臣服。君臣。官吏对君主的自称:“王必无人,臣愿奉璧往使。”古人谦称自己。古代指男性奴隶:臣仆。臣虏。英语 minister, statesman, official
德语 Würdenträger (S),Beamte(r) ,Vasa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