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簪履”。
⒉ 簪笄和鞋子。常以喻卑微旧臣。
⒈ 亦作“簪履”。簪笄和鞋子。常以喻卑微旧臣。
引《魏书·于忠传》:“皇太后圣善临朝,衽席不遗,簪屨弗弃。”
《旧唐书·高士廉传》:“臣亡舅 士廉 知将不救,顾谓臣曰:‘至尊覆载恩隆,不遗簪履,亡殁之后,或致亲临。’”
宋 曾巩 《贺韩相公启》:“巩 一去朝行,六更岁序。顾兹旧物,自惭簪屨之微;保是孤生,方赖陶钧之赐。”
“屦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ù]
汉字 | 屦 |
---|---|
读音 | [jù] |
注音 | ㄐㄩˋ |
部首 | [尸] 尸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5 部外:12 |
异体字 | 屨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繁体字形 | 屨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C66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ntov 仓颉:shov 郑码:xmuz 四角:77244 |
笔顺编码 | 513332431234531 |
笔顺笔画 | フ一ノノノ丨丶ノ一丨ノ丶フノ一 |
笔顺名称 | 横折 横 撇 撇 撇 竖 点 撇 横 竖 撇 捺 撇点 撇 横 |
古时用麻、葛等做成的鞋。
屦
(屨)
jù ㄐㄩˋ
古代用麻葛制成的一种鞋:屦贱踊贵(鞋价低贱而假肢却很贵,形容社会黑暗,统治者惨无人道,滥施酷刑)。 践踏。 同“屡”。英语 straw sandals; tread on
德语 Sandalen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