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旧指从一而终的妇女。
⒈ 旧指从一而终的妇女。
引《礼记·丧服四制》:“礼以治之,义以正之,孝子、弟弟、贞妇,皆可得而察焉。”
孔颖达 疏:“贞妇者,谓贞节之妇。”
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贞妇不嫁破亡之家,仁贤不官絶灭之国。”
前蜀 贯休 《杞梁妻》诗:“筑人筑土一万里, 杞梁 贞妇啼鸣鸣。”
明 归有光 《祭张贞女文》:“惟贞妇之所遭,殆人生之未有。”
⒈ 夫死不再改嫁的妇人。
引《礼记·丧服四制》:「礼以治之,义以正之,孝子、弟弟、贞妇,皆可得而察焉。」
《汉书·卷八·宣帝纪》:「及颍川吏民有行义者爵,人二级,力田一级,贞妇顺女帛。」
“贞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ēn]
汉字 | 贞 |
---|---|
读音 | [zhēn] |
注音 | ㄓㄣ |
部首 | [贝] 贝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2 |
异体字 | 貞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貞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D1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hmu 仓颉:ybo 郑码:idlo 四角:21802 |
笔顺编码 | 212534 |
笔顺笔画 | 丨一丨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 竖 横折 撇 点 |
1.忠于信仰和原则,坚定不变:坚贞不屈。
2.封建礼教所推崇的一种道德观念,指女子不失身、不改嫁:贞节。
3.占;卜:贞卜。
基本字义
贞
(貞)
zhēn ㄓㄣˉ
坚定,有节操:忠贞不渝。坚贞不屈。贞节。贞士(忠贞之士)。 旧礼教中束缚女子的一种道德观念,指妇女不改嫁等:贞女。贞烈。贞操(同“贞节”)。贞淑。 占,卜,问卦:贞卜。 古同“桢”,桢干(gàn)。英语
virtuous, chaste, pure; loyal
德语 rein, keusc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