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相传为颛顼时乐歌名。犹五形。
⒈ 相传为 颛顼 时乐歌名。
引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“以乐舞教国子” 唐 贾公彦 疏引《乐纬》:“顓頊 之乐曰《五茎》, 帝嚳 之乐曰《六英》。”
唐 元结 《补乐歌·五茎序》:“《五茎》, 顓頊氏 之乐歌也,其义盖称 顓頊 得五德之根茎。”
⒉ 犹五形。
引《黄庭外景经·下部经》“恬淡无欲养华茎” 务成子 注:“闲居静处,深固灵珠,弃捐世俗,摧刚就深,含养五茎,色如桃花。”
“五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wǔ]
汉字 | 五 |
---|---|
读音 | [wǔ] |
注音 | ㄨˇ |
部首 | [二] 二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4 部外:2 |
异体字 | 㐅 伍 ????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E9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gghg 仓颉:mdm 郑码:bix 四角:10102 |
笔顺编码 | 1251 |
笔顺笔画 | 一丨フ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折 横 |
1.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
2.姓。
3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。相当于简谱的“6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五
wǔ ㄨˇ
数名,四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国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)。五帝(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,通常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岭(指越城岭,都庞岭,萌渚岭、骑田岭、大庾岭)。五岳(指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,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)。五脏(指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)。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“6”。英语 five; surname
德语 fünf (5) (Num)
“茎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īng]
汉字 | 茎 |
---|---|
读音 | [jīng] |
注音 | ㄐㄧㄥ |
部首 | [艹] 草字头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5 |
异体字 | 莖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莖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30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caf 仓颉:tnom 郑码:exbi 四角:44102 |
笔顺编码 | 12254121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フ丶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横撇/横钩 点 横 竖 横 |
1.植物体的一部分,由胚芽发展而成,下部和根连接,上部一般都生有叶、花和果实。茎能输送水、无机盐和养料到植物体的各部分去,并有贮存养料和支持枝、叶、花、果实等生长的作用。常见的有直立茎、缠绕茎、攀缘茎、匍匐茎等。
2.像茎的东西:阴茎。
3.用于长条形的东西:数茎小草。数茎白发。
基本字义
茎
(莖)
jīng ㄐㄧㄥˉ
植物体上生枝长叶开花的部分,有输送植物体内养料的作用,是植物的中轴。量词,指长条形的东西:几茎小草。数茎白发。英语 stem, stalk
德语 Sprossachse (S, Bio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