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吴刀的意思

dāo

吴刀


拼音wú dāo
注音ㄨˊ ㄉㄠ

繁体吳刀

词语解释

吴刀[ wú dāo ]

⒈  传说舜殛鲧所用之刀。

⒉  泛指宝刀。

⒊  吴地所产之剪刀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传说 舜 殛 鲧 所用之刀。

《吕氏春秋·行论》:“舜 於是殛之於 羽山,副之以吴刀。”
明 郎瑛 《七修类稿·辩证六·刀剑录缺》:“﹝《刀剑録》﹞遗漏甚多,显显名世者,若 舜 之吴刀, 周 之赤刀, 鲁 之孟劳。”

⒉  泛指宝刀。

晋 张华 《博陵王宫侠曲》之二:“吴刀鸣手中,利剑严秋霜。”

⒊  吴 地所产之剪刀。

南朝 宋 鲍照 《代白紵舞歌辞》:“吴 刀 楚 製为佩褘,纤罗雾縠垂羽衣。”
唐 李白 《白紵辞》之三:“吴 刀剪綵缝舞衣,明妆丽服夺春辉。”
宋 姚宽 《踏莎行》词:“彩凤难双,红綃暗泣。回纹未剪 吴 刀涩。”
清 徐柯 《白紵词》之二:“吴 刀剪縠散云霞,明璫翠带纷交加。”

“吴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wú]  

吴

汉字
读音[wú]
注音ㄨˊ
部首[口]  口字旁
笔画总笔画:7 部外:4
异体字 吞 吳 呉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434
其它编码五笔:kgdu 仓颉:rmk 郑码:jagd 四角:60804
笔顺编码2511134
笔顺笔画丨フ一一一ノ丶
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撇 捺

“吴”字的意思

1.周朝国名(?—前473)。在今江苏、安徽、浙江一带,建都于吴(今江苏苏州)。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。

2.朝代名。1.三国之一(222—280)。孙权建立。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,建都建业(今南京),国号吴,也称孙吴或东吴。为晋所灭。2.十国之一(902—937)。杨行密建立。建都广陵(今江苏扬州)。为南唐所灭。

“吴”字的基本解释

(吳)

wú ㄨˊ

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,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:吴钩(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,后泛指锋利的刀剑)。吴越同舟(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)。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:吴下阿蒙(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)。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:吴语。吴牛喘月(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)。 姓。

英语 name of warring state; surname

德语 Wu (Eig, Fam)​,Provinz in Jiangsu

“刀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dāo]  

刀

汉字
读音[dāo]
注音ㄉㄠ
部首[刀]  刀字旁
笔画总笔画:2 部外:0
异体字 刂 釖 刁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200
其它编码五笔:vnt 仓颉:sh 郑码:yd 四角:17220
笔顺编码53
笔顺笔画フノ
笔顺名称 横折钩 撇

“刀”字的意思

1.切、割、削、砍、铡用的工具,一般用钢铁制成:菜刀。镰刀。铡刀。铣刀。一把刀。

2.用于劈或刺的兵器:大刀。朴刀。刺刀。

3.形状像刀的东西:冰刀。双刀电闸。

4.计算纸张的单位,通常一百张为一刀。

5.姓。

“刀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dāo ㄉㄠˉ

用来切、割、斩、削、砍、刺、铡的工具:刀子。刀兵。刀法。剪刀。镰刀。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:一刀合一百张。古代的一种钱币,因其形如刀故称:刀币。姓。

英语 knife; old coin; measure

德语 (刀状的东西)​ messerförmiges Gerät (S)​, (切、割的工具)​ Messer (S)​, (指兵器)​ (einschneidige)​ Hiebwaffe, Säbel, Schwert (S)​,hundert Bogen (Papier)​ (Zähl)​,Dao (Eig, Fam)​,Radikal Nr. 18 = Messer, Schwert, Hiebwaffe, Säbel (Varianten: 刁, 刂)​ (S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