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时祈雨所设的高台。
⒈ 古时祈雨所设的高台。
引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泗水》:“门南隔水,有雩坛,坛高三丈, 曾点 所欲风舞处也。”
金 元好问 《戊戌十月山阳雨夜》诗之一:“忍死待一麦,秋种且未投,乾溢谁所司,雩坛徧九州。”
清 魏源 《与曲阜孔绣山孝廉书》:“前日祗謁林庙,周览雩坛,得从圣人子孙信宿燕处,以遂景行嚮往之愿。”
⒈ 祈雨的坛台。今北平先农坛内有明、清的雩坛。
“雩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yú]
汉字 | 雩 |
---|---|
读音 | [yú] |
注音 | ㄩˊ |
部首 | [雨] 雨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3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6E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fnb 仓颉:mbmms 郑码:fvbz 四角:10027 |
笔顺编码 | 14524444115 |
笔顺笔画 |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一フ |
笔顺名称 | 横 点 横撇/横钩 竖 点 点 点 点 横 横 竖折折钩 |
古代求雨的祭礼。
基本字义
雩
yú ㄩˊ
◎ 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一种祭祀:雩祭。雩禳(出雨消灾)。
英语 offer sacrifice for ra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