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求雨的祭祀。
⒈ 古代求雨的祭祀。
引汉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精华》:“大旱雩祭而请雨,大水鸣鼓而攻社。”
汉 王充 《论衡·龙虚》:“龙与云相招,虎与风相致,故 董仲舒 雩祭之法,设土龙以为感也。”
《旧唐书·文苑传下·司空图》:“岁时村社雩祭祠祷,鼓舞会集, 图 必造之。”
《清史稿·高宗纪一》:“癸酉,定雩祭典礼,御製乐章。”
⒈ 求雨的祭典,称为「雩祭」。
引汉·刘向《说苑·卷一八·辨物》:「大旱则雩祭而请雨,大水则鸣鼓而劫社。」
“雩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yú]
汉字 | 雩 |
---|---|
读音 | [yú] |
注音 | ㄩˊ |
部首 | [雨] 雨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3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6E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fnb 仓颉:mbmms 郑码:fvbz 四角:10027 |
笔顺编码 | 14524444115 |
笔顺笔画 |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一フ |
笔顺名称 | 横 点 横撇/横钩 竖 点 点 点 点 横 横 竖折折钩 |
古代求雨的祭礼。
基本字义
雩
yú ㄩˊ
◎ 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一种祭祀:雩祭。雩禳(出雨消灾)。
英语 offer sacrifice for rain
“祭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jì] [zhài]
汉字 | 祭 |
---|---|
读音 | [jì][zhài] |
注音 | ㄐㄧˋ|ㄓㄞˋ |
部首 | [示] 示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6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96D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fiu 仓颉:bommf 郑码:rsbk 四角:27901 |
笔顺编码 | 35445411234 |
笔顺笔画 | ノフ丶丶フ丶一一丨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撇/横钩 点 点 横撇/横钩 捺 横 横 竖钩 撇 点 |
[jì]
1.对死者表示追悼的仪式:祭奠。公祭。
2.古代杀牲供奉鬼神:祭祀。祭天。
[zhài]姓。
祭
jì ㄐㄧˋ
对死者表示追悼、敬意的仪式:祭奠。祭礼。祭灵。祭典。祭扫。 供奉鬼神或祖先:祭祖。祭天。祭祀。祭灶。 使用(法宝):祭起一件法宝。祭
zhài ㄓㄞˋ
姓。英语 sacrifice to, worship
德语 opfern, gedenken , zu etw. greifen, zu etw. Zuflucht nehmen (V),Ji (Eig, Fa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