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贞闲”。亦作“贞娴”。
⒉ 贞静娴淑。
⒊ 清高闲逸。
⒈ 亦作“贞閒”。亦作“贞嫻”。
⒉ 贞静娴淑。
引北魏 高允 《矫颓俗疏》:“古之婚者,皆拣择德义之门,妙选贞闲之女,先之以媒娉,继之以礼物。”
明 焦竑 《焦氏笔乘·汉儒失制字之意》:“女字象两手相揜,歛足而坐,淑德贞闲也。”
清 阮元 《蔷薇赋》:“絶摎木之求思,如 汉 女之贞閒。”
清 曾国藩 《致刘孟容书》:“虽罝兔之野人, 汉阳 之游女,皆含性贞嫻。”
⒊ 清高闲逸。见“贞闲”。
引前蜀 杜光庭 《天锡观告封章真人词》:“人间之玉轴珠轩,何尝眄顾;物外之云栖霞饮,自得贞闲。”
“贞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ēn]
汉字 | 贞 |
---|---|
读音 | [zhēn] |
注音 | ㄓㄣ |
部首 | [贝] 贝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2 |
异体字 | 貞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貞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D1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hmu 仓颉:ybo 郑码:idlo 四角:21802 |
笔顺编码 | 212534 |
笔顺笔画 | 丨一丨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 竖 横折 撇 点 |
1.忠于信仰和原则,坚定不变:坚贞不屈。
2.封建礼教所推崇的一种道德观念,指女子不失身、不改嫁:贞节。
3.占;卜:贞卜。
基本字义
贞
(貞)
zhēn ㄓㄣˉ
坚定,有节操:忠贞不渝。坚贞不屈。贞节。贞士(忠贞之士)。 旧礼教中束缚女子的一种道德观念,指妇女不改嫁等:贞女。贞烈。贞操(同“贞节”)。贞淑。 占,卜,问卦:贞卜。 古同“桢”,桢干(gàn)。英语
virtuous, chaste, pure; loyal
德语 rein, keusc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