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汉成帝皇后赵飞燕、昭仪赵合德与卫倢伃(李平)的合称。
⒉ 借指帝王宠幸的女子。
⒈ 汉成帝 皇后 赵飞燕 、昭仪 赵合德 与 卫倢伃 ( 李平 )的合称。
引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向 睹俗弥奢淫,而 赵 卫 之属起微贱,踰礼制。”
颜师古 注:“赵皇后、昭仪、卫婕妤 也。”
宋 曾巩 《<列女传目录>序》:“初, 汉 承 秦 之敝,风俗已大坏矣,而 成帝 后宫, 赵 卫 之属尤自放。”
⒉ 借指帝王宠幸的女子。
引宋 石介 《责臣》:“谓闻金鼓之震天,不若闻丝竹之淫耳,谓见羽旄之翳目,不若见 赵 卫 之侍前。”
“赵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ào]
汉字 | 赵 |
---|---|
读音 | [zhào] |
注音 | ㄓㄠˋ |
部首 | [走] 走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2 |
异体字 | 趙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趙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D75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hqi|fhri 仓颉:gok 郑码:boos 四角:44800 |
笔顺编码 | 1212134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丨一ノ丶ノ丶 |
周朝国名(前403—前222)。战国七雄之一。在今河北南部、山西中部和北部。后为秦所灭。
基本字义
赵
(趙)
zhào ㄓㄠˋ
中国古代国名(a.战国时代的“赵”;b.西晋结束,匈奴族、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“赵国”,史称“前赵”、“后赵”):赵客(战国时燕赵多侠士,遂以“赵客”为侠士通称)。燕(yàn)赵(燕赵之地,泛指北方)。姓。英语
surname; ancient state
德语 Zhào [Familienname] (Eig),Zhao (Eig, Fam),Zhao war ein Staat des chinesischen Altertums während der Zeit der Streitenden Reiche.
“卫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wèi]
汉字 | 卫 |
---|---|
读音 | [wèi] |
注音 | ㄨㄟˋ |
部首 | [卩] 单耳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3 部外:1 |
异体字 | 衛 䘙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繁体字形 | 衛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36B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bgd 仓颉:slm 郑码:yavv 四角:17102 |
笔顺编码 | 521 |
笔顺笔画 | フ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横折钩 竖 横 |
1.保护:守卫。自卫。
2.生活中或某些球类比赛中担负保护、防守任务的:门卫。后卫。
3.周朝国名。公元前11世纪中叶建立。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。公元前254年为魏所灭。公元前241年在秦支持下复国。公元前209年为秦所灭。
卫
(衛)
wèi ㄨㄟˋ
保护,防护:保卫。捍卫。卫道(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,如“卫卫士”)。卫戍(警备,多用于首都)。卫冕。 防护人员:警卫。后卫。 古代称驴:“策双卫来迎”。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(后只用于地名):威海卫(在山东省)。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。 姓。英语 guard, protect, defend
德语 bewachen, schützen, verteidigen (V),sich wehren (V),sichern, beschützen (V),Wei (Eig, Fa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