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招致他人的怪罪或怨恨。
⒈ 招致他人的怪罪或怨恨。
引唐 韩愈 《感二鸟赋》:“虽家到而户説,祗以招尤而速累。”
明 屠隆 《綵毫记·湘娥思忆》:“只是相公心本萧疎,气太豪迈。仕路险昃,恐易招尤。”
《明史·赵世卿传》:“多取所以招尤,慢藏必将诲盗。”
“招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āo]
汉字 | 招 |
---|---|
读音 | [zhāo] |
注音 | ㄓㄠ |
部首 | [扌] 提手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5 |
异体字 |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2DB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rvkg 仓颉:qshr 郑码:dyj 四角:57062 |
笔顺编码 | 12153251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フノ丨フ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钩 提 横折钩 撇 竖 横折 横 |
1.打手势叫人来:招唤。招呼。招手上车。
2.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:招集。招收。招纳。招贤。招聘。招兵买马。
3.应接:招待宾客。
4.引来:招惹。招引。招揽。招致。
5.承认自己的罪行:招供。招认。不打自招。
6.同“着”。
7.摇动:招摇(故意张大声势,引人注意)。
基本字义
招
zhāo ㄓㄠˉ
打手势叫人来:招唤。招呼。招手上车。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:招集。招收。招纳。招贤。招聘。招兵买马。应接:招待宾客。引来:招惹。招引。招揽。招致。承认自己的罪行:招供。招认。不打自招。同“着”。摇动:招摇(故意张大声势,引人注意)。英语 beckon, summon; recruit, levy
德语 winken, einstellen, zu sich ziehen (V)
“尤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yóu]
汉字 | 尤 |
---|---|
读音 | [yóu] |
注音 | ㄧㄡˊ |
部首 | [尢] 尤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4 部外:1 |
异体字 | 尢 怣 犹 訧 ???? ???? 猶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C2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dnv|dnyi 仓颉:iku 郑码:gr 四角:43012 |
笔顺编码 | 1354 |
笔顺笔画 | 一ノ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撇 竖弯钩 点 |
1.特异的;突出的:择尤。拔其尤。无耻之尤。
2.更;尤其:尤甚。尤妙。此地盛产水果,尤以梨桃著称。
3.姓。
4.过失:效尤。
5.怨恨;归咎:怨天尤人。
尤
yóu ㄧㄡˊ
特异的,突出的:尤为(wéi )。尤异。无耻之尤。 更加,格外:尤其。 过失:效尤(学着别人做坏事)。 怨恨,归咎:怨天尤人。 姓。英语 especially, particularly
德语 besonders, insbesondere ,You (Eig, Fa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