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不厌恶;不厌倦。
⒉ 犹无终,无尽。
⒈ 不厌恶;不厌倦。
引《诗·周南·葛覃》:“为絺为綌,服之无斁。”
郑玄 笺:“斁,厌也。”
汉 枚乘 《七发》:“高歌陈唱,万岁无斁。”
唐 吴筠 《庐山云液泉赋》序:“既饮既漱,永翫无斁。”
清 龚自珍 《庐之推》:“其始升歌曰:‘济济多士,秉 文 之德。’而卒称无斁於人,以如将万年焉,由此其推也。”
⒉ 犹无终,无尽。
引唐 李翱 《泗州开元寺钟铭》:“非雷非霆,鏗号其声……弗震弗坠,大音无斁。”
⒈ 不厌。
引《诗经·周南·葛覃》:「为?为绤,服之无斁。」
唐·元稹《莺莺传》:「何幸不忘幽微,眷念无斁。」
“无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wú]
汉字 | 无 |
---|---|
读音 | [wú] |
注音 | ㄨˊ |
部首 | [一] 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4 部外:3 |
异体字 | 無 㷻 ????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繁体字形 | 無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5E0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qv 仓颉:mku 郑码:agr 四角:10412 |
笔顺编码 | 1135 |
笔顺笔画 | 一一ノフ |
笔顺名称 | 横 横 撇 竖弯钩 |
[wú]
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2.不:无论。无须。
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
4.同“毋”。
5.姓。
[mó]见【南无】。
无
(無)
wú ㄨˊ
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:无辜。无偿。无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无度。无端(无缘无故)。无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无非(只,不过)。无动于衷。无所适从。英语 negative, no, not; KangXi radical 7
德语 Nichts (Philos),es hat nicht ,fehlen, un- ,keiner,keine ,nein,nicht, oh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