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原意为作战时对敌人的杀伤、俘获,现比喻大有收获。
英very successful;
⒈ 斩首与俘虏。
引《后汉书·应劭传》:“斩获丑虏,既不足言,而 鲜卑 越溢,多为不法。”
明 陈子龙 《古乐府·出自蓟门行》:“斩获仅千级,萧条此一州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一〇六回:“林冲、花荣 驱兵助战,杀得贼兵星落云散,七断八续,斩获甚多。”
吴组缃 《山洪》三五:“我军奋力追击,斩获无算。”
⒈ 本指战场上斩杀,俘获敌人的所得。后引申作一切收获而言。
引《三国志·卷九·魏书·曹仁传》:「太祖之破袁术,仁所斩获颇多。」
《水浒传·第一〇六回》:「林冲、花荣驱兵助战,杀得贼兵星落云散,七断八续,斩获甚多。」
“斩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ǎn]
汉字 | 斩 |
---|---|
读音 | [zhǎn] |
注音 | ㄓㄢˇ |
部首 | [斤] 斤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4 |
异体字 | 斬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斬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5A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lrh 仓颉:kqhml 郑码:hepd 四角:42521 |
笔顺编码 | 15213312 |
笔顺笔画 | 一フ丨一ノノ一丨 |
笔顺名称 | 横 撇折 竖 提 撇 撇 横 竖 |
1.砍:斩草除根。披荆斩棘。斩断侵略者的魔爪。
2.比喻敲竹杠;讹诈。
3.姓。
基本字义
斩
(斬)
zhǎn ㄓㄢˇ
砍断:斩断。斩首。斩决。斩除。斩草除根。斩钉截铁。先斩后奏。披荆斩棘。英语 cut, chop, sever; behead
德语 abhacken, abschneiden ,Zhan (Eig, Fa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