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訾嗸”。亦作“訾嗷”。
⒉ 攻讦诋毁。
⒈ 亦作“訾嗸”。亦作“訾嗷”。攻讦诋毁。
引唐 韩愈 《兰田县丞厅壁记》:“谚数慢,必曰丞,至以相訾謷。”
明 宋濂 《金华安化院记》:“禪则直究心源,以文句为支离;教则循序进修,以观空为虚妄,互相訾嗸,去道逾远。”
清 李慈铭 《越缦堂读书记·语言文字·<说文群经正字>》:“后人訾謷《説文》者,徒见其妄庸矣。”
无名氏 《论戏剧弹词之有关于地方自治》:“职是之故,兴一政,而恐四乡父老之不吾从也,则劝其观新戏;创一法,而恐三村学究之訾嗷吾也,则劝其听新书。”
“謷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áo]
汉字 | 謷 |
---|---|
读音 | [áo] |
注音 | ㄠˊ |
部首 | [言] 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7 部外:10 |
异体字 | ???? 謸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B37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gqty 仓颉:gkymr 郑码:cims 四角:58601 |
笔顺编码 | 11215331344111251 |
笔顺笔画 | 一一丨一フノノ一ノ丶丶一一一丨フ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横 竖 横 横折钩 撇 撇 横 撇 捺 点 横 横 横 竖 横折 横 |
1.诋毁:诽谤:“謷丑先王,排訾旧典。”
2.高;高超:“謷乎大哉!独成其天。”
3.古同“嗷”,哀叹声:“吏缘为奸,天下謷謷然陷刑者众。”
基本字义
謷
áo ㄠˊ
诋毁:诽谤:“謷丑先王,排訾旧典。” 高;高超:“謷乎大哉!独成其天。” 古同“嗷”,哀叹声:“吏缘为奸,天下謷謷然陷刑者众。”英语 slander; to revile; huge; bi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