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祭祀用食品。因牲体置于俎上,故称。
⒈ 指祭祀用食品。因牲体置于俎上,故称。
引《文选·张华<鹪鹩赋>》:“毛弗施於器用兮,肉不登乎俎味。”
吕向 注:“肉不为俎豆之实。”
“俎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ǔ]
汉字 | 俎 |
---|---|
读音 | [zǔ] |
注音 | ㄗㄨˇ |
部首 | [人] 人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7 |
异体字 | 且 爼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FC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weg 仓颉:oobm 郑码:odol 四角:87812 |
笔顺编码 | 343425111 |
笔顺笔画 | ノ丶ノ丶丨フ一一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点 撇 点 竖 横折 横 横 横 |
1.古代祭祀时盛肉的器物:俎豆。
2.古代切肉用的砧(zhēn)板:刀俎。
基本字义
俎
zǔ ㄗㄨˇ
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:俎豆(a.“俎”和“豆”,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;b.祭祀,崇奉)。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:刀俎(刀和砧板)。 姓。英语 chopping board or block; paint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