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使唤、差遣。亦谓供奔走差遣或递送文书。
⒉ 仆役。
⒈ 使唤、差遣。亦谓供奔走差遣或递送文书。
引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“走虽不敏” 三国 吴 薛综 注:“走,公子自称走使之人。如今言僕矣。”
唐 郑棨 《开天传信记》:“安禄山 初为 张韩公 帐下走使之吏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九:“张妈妈 叫着一个走使的家人,写了备细书一封,打发他到 湖北 去通 张忠父 知道,商量寻个方便。”
⒉ 仆役。
引唐 杜甫 《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》:“姑遂易子之地以安我,我用是存,而姑之子卒。后乃知之於走使。”
章炳麟 《印度独立方法》:“罢工者人人相约不为 英吉利 用,虽巵人走使,皆去不顾。则工商仕官之徒,一切坐困。”
“走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ǒu]
汉字 | 走 |
---|---|
读音 | [zǒu] |
注音 | ㄗㄡˇ |
部首 | [走] 走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0 |
异体字 | 㞫 赱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D70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hu 仓颉:gyo 郑码:bo 四角:40801 |
笔顺编码 | 12121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丨一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 竖 横 撇 捺 |
1.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:行走。走路。孩子会走了。马不走了。
2.跑:奔走。
3.(车、船等)运行;移动;挪动:钟不走了。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。你这步棋走坏了。
4.趋向;呈现某种趋势:走红。走热。
5.离开;去:车刚走。我明天要走了。请你走一趟吧。把箱子抬走。
6.指人死(婉辞):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。
7.(亲友之间)来往:走娘家。走亲戚。他们两家走得很近。
8.通过: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。
9.漏出;泄漏:走气。走风。说走了嘴。
10.姓。
基本字义
走
zǒu ㄗㄡˇ
行:走路。走步。 往来:走亲戚。 移动:走向(延伸的方向)。走笔(很快地写)。钟表不走了。 往来运送:走信。走私。 离去:走开。刚走。出走。 经过:走账。走内线。走后门。 透漏出去,超越范围:走气(漏气)。 失去原样:走形。走样。 古代指奔跑:走马。不胫而走。 仆人,“我”的谦辞:牛马走(当牛作马的仆人,如“太史公走走走。”)。英语 walk, go on foot; run; leave
德语 bewegen, gehen, spazieren (V)
“使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hǐ]
汉字 | 使 |
---|---|
读音 | [shǐ] |
注音 | ㄕˇ |
部首 | [亻] 单人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6 |
异体字 | 駛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F7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gkq|wgkr 仓颉:ojlk 郑码:najo 四角:25206 |
笔顺编码 | 32125134 |
笔顺笔画 | ノ丨一丨フ一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竖 横 竖 横折 横 撇 捺 |
1.派遣;支使:使唤。使人去打听消息。
2.使用:使拖拉机耕地。这支笔很好使。使上点肥料。
3.让;叫;致使:办事使群众满意。加强质量管理,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。
4.假如。
5.奉使命办事的人:使节。大使。公使。特使。学使(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)。
基本字义
使
shǐ ㄕˇ
用:使用。使劲。使役。使力。使钱。派,差谴:使唤。使命。使女。让,令,叫:迫使。假若:假使。即使。奉命办事的人:使者。大使。公使。使馆。英语 cause, send on a mission, order; envoy, messenger, ambassador
德语 lassen, schicken (V),veranlassen, bewirken (V),Gesandte (S),Abgesandte (S),Bevollmächtigte (S),Bote (S),Diener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