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驺虞的意思

zōu

驺虞


拼音zōu yú
注音ㄗㄡ ㄩˊ

繁体騶虞

词语解释

驺虞[ zōu yú ]

⒈  传说中的义兽名。天子囿中掌鸟兽的官。古乐曲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传说中的义兽名。

《诗·召南·驺虞》:“彼茁者葭,壹发五豝,于嗟乎騶虞。”
毛 传:“騶虞,义兽也。白虎,黑文,不食生物,有至信之德则应之。”
汉 司马相如 《封禅文》:“囿騶虞之珍羣,激麋鹿之怪兽。”
唐 皮日休 《相解》:“夫以凤为禽耶?凤则仁义之禽也。以騶虞为兽邪?则騶虞仁义之兽也。”
清 钱谦益 《太保曹公神道碑》:“騶虞之不杀,凤凰之不搏,仁也。”

⒉  天子囿中掌鸟兽的官。一说,为“騶人”与“虞人”的并称。参阅 宋 戴埴 《鼠璞·驺虞》。

《周礼·春官·锺师》:“凡射,王奏騶虞,诸侯奏貍首。”
贾公彦 疏:“今《诗》 韩 鲁 説:騶虞,天子掌鸟兽官。”

⒊  古乐曲名。

《仪礼·乡射礼》:“乐正东面命大师曰:‘奏《騶虞》间若一。’大师不兴。许诺,乐正退,反位,乃奏《騶虞》以射。”
《墨子·三辩》:“周成王 因先王之乐,又自作乐命曰《騶虞》。”
汉 张衡 《东京赋》:“礼事展,乐物具,《王夏》闋,《騶虞》奏。”
五代 谭用之 《寄孟进士》诗:“书回科斗江帆暮,曲罢《騶虞》海树苍。”
宋 郑樵 《<通志>总序》:“至 后汉 之末,《诗》三百仅能传《鹿鸣》、《騶虞》、《伐檀》、《文王》四篇之声而已。”

国语辞典

驺虞[ zōu yú ]

⒈  传说中的瑞兽名。白虎黑纹,尾比躯长,不食生物。见《诗经·召南·驺虞》。

⒉  古代掌鸟兽的官。

《周礼·春官·钟师》:「凡射王奏驺虞,诸侯奏貍首。」
唐·贾公彦·疏:「驺虞,天子掌鸟兽官。」

⒊  古代行射礼时所用的乐章。见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。

⒋  《诗经·召南》的篇名。根据诗序:「驺虞,鹊巢之应也。」或亦指美田猎之诗。首章二句为:「彼茁者葭,壹发五豝。」

“虞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yú]  

虞

汉字
读音[yú]
注音ㄩˊ
部首[虍]  虎字头
笔画总笔画:13 部外:7
异体字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65E
其它编码五笔:hakd|hkgd 仓颉:yprmk 郑码:ihag 四角:21284
笔顺编码2153152511134
笔顺笔画丨一フノ一フ丨フ一一一ノ丶
笔顺名称 竖 横 横撇/横钩 撇 横 竖弯钩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撇 捺

“虞”字的意思

1.猜测;预料:不虞。

2.忧虑:兴修水利,水旱无虞。无冻馁之虞。

3.欺骗:尔虞我诈。

4.传说中的朝代名,舜所建。

5.周朝国名,在今山西平陆东北。

6.姓。

“虞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yú ㄩˊ

预料:不虞。 忧虑:无冻馁之虞。 欺骗:尔虞我诈。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。 古同“娱”,安乐。 古代掌管山泽的官:虞人(中国春秋战国时称)。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,舜所建。 姓。

英语 concerned about, anxious, worried

德语 irreführen (V)​,Yu (Eig, Fam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