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毡笠”。
⒉ 毡制的笠帽。
⒈ 亦作“氊笠”。毡制的笠帽。
引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元旦朝会》:“于闐 皆小金花氊笠、金丝战袍、束带,并妻男同来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:“﹝ 东山 ﹞瞧到北面左手那一人,毡笠儿垂下,遮着脸不甚分明。”
章炳麟 《訄书·订礼俗》:“婴络以效桑门,絳绳以被氊笠。”
⒈ 毡制的笠帽。也作「毡笠儿」、「毡笠子」。
引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四》:「行了几里,只见途间一人,头带毡笠,身背皮囊,满身灰尘,是个惯走长路的模样。」
“笠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ì]
汉字 | 笠 |
---|---|
读音 | [lì] |
注音 | ㄌㄧˋ |
部首 | [竹] 竹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5 |
异体字 | 笠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B20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uf 仓颉:hyt 郑码:msu 四角:88108 |
笔顺编码 | 31431441431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丶ノ一丶丶一丶ノ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点 横 点 撇 横 |
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,可以遮雨、遮阳光:斗笠。竹笠。草笠。
基本字义
笠
lì ㄌㄧˋ
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:斗(dǒu )笠。竹笠。草笠。 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:笠盖。笠覆。英语 bamboo hat; bamboo cover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