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帝王在朝廷上杖责臣子。
英flog a stateman at court;
⒈ 明 代皇帝惩处官员的一种酷刑。杖责朝臣于殿阶下,至有当廷被杖死者。
引《明史·刑法志三》:“刑法有创之自 明 、不衷古制者,廷杖、东西厂、锦衣卫、镇抚司狱是已。”
明 朱国桢 《涌幢小品·廷杖》:“成化 以前,凡廷杖者不去衣,用厚绵底衣,重毡迭帊,示辱而已,然犹卧牀数月,而后得愈。 正德 初年,逆 瑾 用事,恶廷臣,始去衣,遂有杖死者。”
清 钱谦益 《湖广提刑按察司佥事管公行状》:“臣以为不除言官之廷杖,言路终不得而开也。”
⒈ 在朝廷上当众杖打大臣。
引《明史·卷九五·刑法志三》:「刑法有创之自明,不衷古制者,廷杖、东西厂、锦衣卫、镇抚司狱是已。」
“廷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tíng]
汉字 | 廷 |
---|---|
读音 | [tíng] |
注音 | ㄊㄧㄥˊ |
部首 | [廴] 建之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4 |
异体字 | 庭 閮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EF7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fpd 仓颉:nkhg 郑码:mby 四角:12401 |
笔顺编码 | 312154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丨一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竖 横 横折折撇 捺 |
古时帝王接受朝见和办理政事的地方:朝廷。
基本字义
廷
tíng ㄊㄧㄥˊ
◎ 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:朝(cháo )廷。宫廷。廷杖。廷试(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)。廷对(a.在朝廷中当众对答;b.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)。
英语 court
德语 der Hof ( eines Monarchen ) (S),der Regierungssitz eines feudalen Herrschers (S)
“杖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àng]
汉字 | 杖 |
---|---|
读音 | [zhàng] |
注音 | ㄓㄤˋ |
部首 | [木] 木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3 |
异体字 | 丈 ???? 杖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756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sdyy 仓颉:djk 郑码:faos 四角:45900 |
笔顺编码 | 12341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ノ丶一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撇 点 横 撇 捺 |
1.拐杖;手杖:扶杖而行。
2.泛指棍棒:擀面杖。拿刀动杖。
基本字义
杖
zhàng ㄓㄤˋ
扶着走路的棍子:手杖。拐杖。泛指棍棒:擀面杖。禅杖。古代刑罚之一,用棍打:杖脊。古同“仗”,恃,凭倚。英语 cane, walking stick
德语 Stock, Stab, Knüppel ,Bastonade (S),jemanden mit einem Stock schlag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