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同僚。
⒉ 古代少数民族名。分布于岭南一带和海中岛屿上。
⒈ 同僚。
引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鬼怪·穆象元判冥》:“诸僚新旧代去者,或未识面,间以相问,则旧者告以此旧寅丈 穆公。”
⒉ 古代少数民族名。分布于 岭 南一带和海中岛屿上。僚,旧作“獠”。
引《文汇报》1985.10.7:“这些民族在古代被称为 越 人、 百越、诸僚、五溪、僰 人、 濮 人、 侹 人等,悬棺葬葬法会不会和如此众多的民族都有关系呢?”
“诸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ū]
汉字 | 诸 |
---|---|
读音 | [zhū] |
注音 | ㄓㄨ |
部首 | [讠] 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0 部外:8 |
异体字 | 諸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諸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BF8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ftj 仓颉:ivjka 郑码:sbm 四角:34760 |
笔顺编码 | 4512132511 |
笔顺笔画 | 丶フ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折提 横 竖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|
1.众;许多:诸位。诸君。诸侯。诸子百家。
2.姓。
3.“之于(於)”或“之乎”的合音:付诸实施(=之于)。数易其稿,而后公诸社会(=之于)。有诸(=之乎)?
基本字义
诸
(諸)
zhū ㄓㄨˉ
众,许多:诸位。诸君。诸侯。“之于”或“之乎”的合音:投诸渤海之尾。犹“之”:“能事诸乎?”。犹“于”:“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”。语助,无实在意义:“日居月诸,照临下土”。姓。英语 various, all, these; surname
德语 viele, verschiedene ,Zhu (Eig, Fam),alle
“僚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iáo]
汉字 | 僚 |
---|---|
读音 | [liáo] |
注音 | ㄌㄧㄠˊ |
部首 | [亻] 单人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4 部外:12 |
异体字 | 寮 ???? 獠 ???? 僚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0DA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dui 仓颉:okcf 郑码:ngkk 四角:24296 |
笔顺编码 | 32134432511234 |
笔顺笔画 | ノ丨一ノ丶丶ノ丨フ一一丨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竖 横 撇 捺 点 撇 竖 横折 横 横 竖钩 撇 点 |
1.官吏:官僚。
2.指在同一官署任职的官吏:同僚。僚属。
基本字义
僚
liáo ㄌㄧㄠˊ
官:官僚。旧指同在一起做官的:僚属(下属的官吏)。僚友。僚佐。幕僚。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谓。英语 companion, colleague; officials; bureaucracy; a pretty face
德语 Bürokrat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