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边境上的马嘶、风号等声音。
例四面边声连角起。——宋·范仲淹《渔家傲》
英sound of horses neighing and wind blowing on frontier;
⒈ 指边境上羌管、胡笳、画角等音乐声音。
引汉 李陵 《答苏武书》:“吟啸成羣,边声四起。”
唐 骆宾王 《望月有所思》诗:“晓色依关近,边声杂吹哀。”
宋 范仲淹 《渔家傲·秋思》词:“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”
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谭诗·以诗存人》:“霜引边声来朔塞,日摇 河 色上城楼。”
⒉ 边人的书信。
引汉 蔡琰 《胡笳十八拍》之五:“雁南征兮欲寄边声,雁北归兮为得 汉 音。”
⒊ 边防的声势。
引《宋史·兵志四》:“欲乞详酌,罢提举官,以弓箭手復隶帅司,务求以振边声。”
⒋ 指边境警报。
引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十一:“既至京师,边声益急,闻北兵阻 荆江。”
明 张居正 《寄陈松谷相公》:“别后,边声四起,羽檄交驰,幸内外麤备,虏亦旋遁。”
⒈ 塞外特有的风鸣马嘶、胡笳吹角等声音。
引汉·蔡琰〈胡笳十八拍〉:「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,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。」
宋·范仲淹〈渔家傲·塞下秋来风景异〉词:「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,四面边声连角起。」
“边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iān]
汉字 | 边 |
---|---|
读音 | [biān] |
注音 | ㄅㄧㄢ |
部首 | [辶] 走之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5 部外:2 |
异体字 | 邉 邊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邊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FB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lpv|epe 仓颉:yks 郑码:wym 四角:34302 |
笔顺编码 | 53454 |
笔顺笔画 | フノ丶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横折钩 撇 点 横折折撇 捺 |
[biān]
1.几何图形上夹成角的射线或围成多边形的线段。
2.边缘:海边。村边。田边。马路边儿。
3.镶在或画在边缘上的条状装饰:花边儿。金边儿。裙子下摆加个边儿。
4.边界;边境:边疆。边防。戍边。
5.界限:边际。一望无边。
6.靠近物体的地方:旁边。身边。
7.方面:双边会谈。这边那边都说好了。
8.用在时间词或数词后,表示接近某个时间或某个数目:冬至边上下了一场大雪。活到六十边上还没有见过这种事。
9.两个或几个“边”字分别用在动词前面,表示动作同时进行:边干边学。边收件,边打包,边托运。
10.姓。
[bian](边儿)方位词后缀:前边。里边。东边。左边。
边
(邊)
biān ㄅㄧㄢˉ
物体的周围部分,外缘:边缘。边沿。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:边疆。边界。边防。边境。边陲(边境)。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:等边三角形。 旁侧,近旁:身边。边锋。 方面:边干(gàn )边学。 表示方位:上边。外边。 姓。英语 edge, margin, side, border
德语 Grenze, Grenzgebiet, Schranke (S),Schranke, Grenze (S),Seite (S),Seitenrand, Rand, Kante (S),an, nahe bei, neben, voneinander (Präp),Bian (Eig, Fam)
“声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hēng]
汉字 | 声 |
---|---|
读音 | [shēng] |
注音 | ㄕㄥ |
部首 | [士] 士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4 |
异体字 | 磬 聲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聲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8F0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nr 仓颉:gah 郑码:bxm 四角:40207 |
笔顺编码 | 1215213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フ丨一ノ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 横折 竖 横 撇 |
1.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:锣声。大声。
2.说话;语言:不声不响。呼声。
3.宣布;陈述:声明。声讨。
4.名誉:声望。名声。
5.声母:声韵。双声。
6.声调:第一声。去声。
7.量词。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:连喊三声。
基本字义
声
(聲)
shēng ㄕㄥˉ
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:声音。声带。消息,音讯:声息。不通声气。说出来让人知道,扬言,宣称:声明。声辩(公开辩白)。声泪俱下。声嘶力竭。名誉:名声。音乐歌舞:声伎(女乐,古代的歌姬舞女)。声色。英语 sound, voice, noise; tone; music
德语 Ton, Stimme (Mus),Lau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