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缁湼”。
⒉ 《论语·阳货》:“不曰白乎,湼而不缁?”后以“缁涅”比喻身处浊世而不污。
⒈ 亦作“緇湼”。
引《论语·阳货》:“不曰白乎,湼而不緇?”
后以“緇涅”比喻身处浊世而不污。 南朝 宋 刘铄 《过历山湛长史草堂》诗:“伊余久緇涅,復得味苦淡。愿逐 安期生,於焉愜高枕。”
清 唐孙华 《寄题三贤祠》诗:“运穷有退藏,识定无緇涅。”
“缁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ī]
汉字 | 缁 |
---|---|
读音 | [zī] |
注音 | ㄗ |
部首 | [纟] 绞丝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8 |
异体字 | 緇 䊷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緇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F0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xvlg 仓颉:vmvvw 郑码:zzki 四角:22163 |
笔顺编码 | 55155525121 |
笔顺笔画 | フフ一フフフ丨フ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撇折 撇折 提 撇点 撇点 撇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|
黑色:缁衣。
基本字义
缁
(緇)
zī ㄗˉ
◎ 黑色:缁衣。缁帷。缁素(a.黑和白;b.借指僧人和俗人,因僧尼穿黑衣,而白衣是平常人穿的衣服)。缁黄(指和尚与道士)。
英语 black sil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