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红色的帘子。
⒈ 红色的帘子。
引五代 李存勗 《一叶落》词:“一叶落,褰朱箔,此时景物正萧索。”
宋 贺铸 《秦淮夜泊》诗:“隔岸开朱箔,临风弄紫簫。”
明 康海 《一枝花·寿北山先生》套曲:“画栋朱箔,仙客皆奇妙。”
“箔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ó]
汉字 | 箔 |
---|---|
读音 | [bó] |
注音 | ㄅㄛˊ |
部首 | [竹] 竹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4 部外:8 |
异体字 | 簿 薄 萡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B9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irf 仓颉:heha 郑码:mvnk 四角:88162 |
笔顺编码 | 31431444132511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丶ノ一丶丶丶一ノ丨フ一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点 点 提 撇 竖 横折 横 横 |
1.用苇子或秫秸编成的帘子:苇箔。席箔。
2.用竹篾编成的养蚕的器具:蚕箔。
3.薄纸似的金属薄片:金箔。铜箔。
4.裱上金属薄片或涂上金属粉末的纸:锡箔。
基本字义
箔
bó ㄅㄛˊ
用苇子、秫秸等做成的帘子:苇箔。席箔。 养蚕的器具,多用竹制成,像筛子或席子。亦称“蚕帘”。 金属薄片:金箔。铜箔。 敷上金属薄片或粉末的纸,祭祀时当作阴间纸钱烧化:锡箔。英语 reed screen; frame for growing silkwor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