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走道的意思

zǒudào

走道


拼音zǒu dào
注音ㄗㄡˇ ㄉㄠˋ
词性名词

词语解释

走道[ zǒu dào ]

⒈  街道两边的人行道。

英 pavement; 美 sidewalk;

⒉  在路上行走。

walk;

⒊  〈方〉:改嫁。

the widow remarry;

引证解释

⒈  行路;走路。

唐 韩愈 《女挐圹铭》:“女 挐 年十二,病在席,既惊痛与其父诀,又舆致走道,撼顿失食饮节,死于 商 南 层峰驛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八:“杨二郎 道:‘这个就好了。一面收拾起来,得便再商量走道儿罢了。’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一回:“旗装打扮的妇女走道儿,却和那 汉 装的探雁脖儿、摆柳腰儿、低眼皮儿、瞅脚尖儿走的走法不同。”
吉学霈 《乔石头的故事》:“吃饭走道,怀里都揣着他的《机器学入门》。”

⒉  出入的通道。

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十:“院中的电灯虽不很亮,可是把走道照得相当的清楚。”
周而复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二十:“法警在门外水门汀的走道上有规律地走来走去。”

⒊  指江河的通路。

如:控制 黄河 尾闾走道。

⒋  谓耍弄花招。

《水浒传》第二八回:“武松 想道:‘由你走道儿,我且落得吃了。’”

⒌  犹言走江湖。

《歧路灯》第六一回:“若是遇见他们走道的朋友,故闹三光的,也不管山向、化命。叫看风水,他就有好地;叫选择,他就有吉日。只图当下哄人家几个钱,其实不管人家的祸福。”

⒍  方言。指改嫁。

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十七:“他想起娘们走道以后的头一个下晚的阴阴凄凄的情景。”
锦云 王毅 《笨人王老大》:“小珍子 是四岁那年跟着她妈走道儿过来的。”

国语辞典

走道[ zǒu dào ]

⒈  供人行走的通道。

如:「请不要在走道上奔跑嬉戏,以免妨碍他人。」、「奥斯卡金像奖场外的走道上都铺著红毯。」

英语pavement, sidewalk, path, walk, footpath, aisle

德语Bürgersteig (S)​, Laufsteg (S)​, Promenade (S)​

法语corridor

“走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ǒu]  

走

汉字
读音[zǒu]
注音ㄗㄡˇ
部首[走]  走字旁
笔画总笔画:7 部外:0
异体字 㞫 赱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D70
其它编码五笔:fhu 仓颉:gyo 郑码:bo 四角:40801
笔顺编码1212134
笔顺笔画一丨一丨一ノ丶
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竖 横 撇 捺

“走”字的意思

1.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:行走。走路。孩子会走了。马不走了。

2.跑:奔走。

3.(车、船等)运行;移动;挪动:钟不走了。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。你这步棋走坏了。

4.趋向;呈现某种趋势:走红。走热。

5.离开;去:车刚走。我明天要走了。请你走一趟吧。把箱子抬走。

6.指人死(婉辞):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。

7.(亲友之间)来往:走娘家。走亲戚。他们两家走得很近。

8.通过: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。

9.漏出;泄漏:走气。走风。说走了嘴。

10.姓。

“走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ǒu ㄗㄡˇ

行:走路。走步。 往来:走亲戚。 移动:走向(延伸的方向)。走笔(很快地写)。钟表不走了。 往来运送:走信。走私。 离去:走开。刚走。出走。 经过:走账。走内线。走后门。 透漏出去,超越范围:走气(漏气)。 失去原样:走形。走样。 古代指奔跑:走马。不胫而走。 仆人,“我”的谦辞:牛马走(当牛作马的仆人,如“太史公走走走。”)。

英语 walk, go on foot; run; leave

德语 bewegen, gehen, spazieren (V)

“道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dào]  

道

汉字
读音[dào]
注音ㄉㄠˋ
部首[辶]  走之旁
笔画总笔画:12 部外:9
异体字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衟 衜 噵 ????
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053
其它编码五笔:uthp 仓颉:ythu 郑码:uanw 四角:38306
笔顺编码431325111454
笔顺笔画丶ノ一ノ丨フ一一一丶フ丶
笔顺名称 点 撇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点 横折折撇 捺

“道”字的意思

1.道路:铁道。大道。人行道。羊肠小道。

2.水流通行的途径:河道。下水道。黄河故道。

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道合。头头是道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

4.道德:道义。

5.技艺;技术:医道。茶道。花道。书道。

6.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尊师重道。传道。卫道士。

7.属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道院。道士。道姑。老道。一僧一道。

8.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:一贯道。

9.线条;细长的痕迹:画了两条横道儿,一条斜道儿。

10.姓。

11.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。

12.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

13.说:道白。能说会道。一语道破。

14.用语言表示(情意)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

15.说(跟文言“曰”相当,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

16.以为;认为:我道是谁呢,原来是你。

“道”字的基本解释

dào ㄉㄠˋ

路,方向,途径:道路。铁道。志同道合。 指法则、规律:道理。道德。道义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道学。传道。修道。 方法,办法,技术:门道。医道。 指“道家”(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,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) 指“道教”(中国主要宗教之一,创立于东汉):道观(guàn )。道士。道姑。道行(háng )(僧道修行的功夫,喻技能和本领)。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:会道门。一贯道。 说,讲:道白。常言道。能说会道。 用语言表示情意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 线条:铅笔道儿。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“道”。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 量词:一道大河。两道门。上三道漆。 计量单位,“忽米”的通称。

英语 path, road, street; method, way

德语 Dao (chinesische Philosophie)​ ; Passage, Weg (Eig)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