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女真的另一译写形式。明代记载作朱先,清初记载作诸申。天聪九年(1635年)清太宗采用“满洲”为族称后,被废弃。
⒉ 历史上满族内部的一个阶层。在贝勒(贵族)以下,阿哈(奴仆)以上。
⒈ 女真 的另一译写形式。 明 代记载作 朱先,清 初记载作 诸申。天聪 九年(1635年) 清太宗 采用“满洲”为族称后,被废弃。
⒉ 历史上 满 族内部的一个阶层。在贝勒(贵族)以下,阿哈(奴仆)以上。
“诸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ū]
汉字 | 诸 |
---|---|
读音 | [zhū] |
注音 | ㄓㄨ |
部首 | [讠] 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0 部外:8 |
异体字 | 諸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諸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BF8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ftj 仓颉:ivjka 郑码:sbm 四角:34760 |
笔顺编码 | 4512132511 |
笔顺笔画 | 丶フ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折提 横 竖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|
1.众;许多:诸位。诸君。诸侯。诸子百家。
2.姓。
3.“之于(於)”或“之乎”的合音:付诸实施(=之于)。数易其稿,而后公诸社会(=之于)。有诸(=之乎)?
基本字义
诸
(諸)
zhū ㄓㄨˉ
众,许多:诸位。诸君。诸侯。“之于”或“之乎”的合音:投诸渤海之尾。犹“之”:“能事诸乎?”。犹“于”:“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”。语助,无实在意义:“日居月诸,照临下土”。姓。英语 various, all, these; surname
德语 viele, verschiedene ,Zhu (Eig, Fam),al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