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。古代官吏所用的仪仗,出行时作为前导,后亦列于门庭。
⒈ 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。古代官吏所用的仪仗,出行时作为前导,后亦列于门庭。
引《汉书·韩延寿传》:“功曹引车,皆驾四马,载棨戟。”
《后汉书·舆服志上》:“公以下至二千石,骑吏四人,千石以下至三百石,县长二人,皆带剑,持棨戟为前列。”
《旧唐书·张俭传》:“唐 制三品以上,门列棨戟。”
清 周亮工 《夜登杭州城楼有感》诗:“落日荒城满目秋,辕门棨戟未全收。”
⒈ 古时官吏出行时,作为前驱的仪杖,戟上有赤黑缯作成的套子。后亦架于宫殿、官署门前,用以表示威严。
引《后汉书·卷三一·杜诗传》:「世祖召见,赐以棨戟。」
唐·王勃〈滕王阁序〉:「都督阎公之雅望,棨戟遥临。」
“棨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qǐ]
汉字 | 棨 |
---|---|
读音 | [qǐ] |
注音 | ㄑㄧˇ |
部首 | [木] 木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8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8E8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nts 仓颉:hkd 郑码:wmmf 四角:38904 |
笔顺编码 | 451331341234 |
笔顺笔画 | 丶フ一ノノ一ノ丶一丨ノ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折 横 撇 撇 横 撇 点 横 竖 撇 捺 |
古代官吏出行时用来证明身份的东西。用木头做成,像戟的样子。
基本字义
棨
qǐ ㄑㄧˇ
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,略似戟形:棨信。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,木制,形状似戟:棨戟。英语 tally or wooden pass
“戟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ǐ]
汉字 | 戟 |
---|---|
读音 | [jǐ] |
注音 | ㄐㄧˇ |
部首 | [戈] 戈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8 |
异体字 | 㦸 屰 撠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21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jat|fjay 仓颉:jji 郑码:edeh 四角:43450 |
笔顺编码 | 1225111215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フ一一一丨一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横 斜钩 撇 点 |
1.古代兵器,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尖,旁边附有月牙形锋刃。
2.刺激
基本字义
戟
jǐ ㄐㄧˇ
◎ 古代一种合戈、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:钩戟。戟指。铁戟。青铜戟。
英语 halberd with crescent blade
德语 Hellebarde, chin. Dreizack (S, Mi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