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蚤虱”。亦作“蚤?”。
⒉ 跳蚤和虱子。亦泛指小害虫。
⒊ 比喻卑微而令人厌恶者。
⒈ 亦作“蚤蝨”。
⒉ 跳蚤和虱子。亦泛指小害虫。
引汉 王充 《论衡·变动》:“人在天地之间,犹蚤虱之在衣裳之内,螻蚁之在穴隙之中。”
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以 新 室之威而吞 胡 虏,无异口中蚤蝨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交际》:“吾闻大丈夫之自得而外物者,其於庸人也,盖逼迫不获已而与之形接,虽以千计,犹蚤虱之积乎衣,而赘疣之攒乎体也。”
⒊ 比喻卑微而令人厌恶者。
引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太宰曰:‘吾已见 孔子,则视子犹蚤蝨之细者也。’”
鲁迅 《书信集·致曹靖华》:“兄只要看我的后记,便知道 上海 文坛情形,多么讨厌,虽然只不过是些蚤虱之流,但给叮了总得搔搔,这就够费工夫了。”
“蚤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ǎo]
汉字 | 蚤 |
---|---|
读音 | [zǎo] |
注音 | ㄗㄠˇ |
部首 | [虫] 虫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3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???? 䗢 䖣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6A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cyju 仓颉:eilmi 郑码:xssi 四角:77136 |
笔顺编码 | 544251214 |
笔顺笔画 | フ丶丶丨フ一丨一丶 |
笔顺名称 | 横撇/横钩 捺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|
1.跳蚤,也叫虼蚤。昆虫。黑褐色,无翅,善跳跃。吸食人、畜血液,传染鼠疫等疾病。
2.古又同“早”。
蚤
zǎo ㄗㄠˇ
昆虫,赤褐色,善跳跃,寄生在人和畜的身体上,吸血液,能传染鼠疫等疾病。通称“跳蚤”、“虼蚤”。 同“早”:四之日其蚤,献羔祭韭。 同“爪”:周公乃自揃其蚤。英语 flea; louse
德语 Floh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