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蚉蝱”。亦作“蟁蝱”。
⒉ 即蚊虻。亦比喻坏人。
⒈ 亦作“蚉虻”。亦作“蟁虻”。即蚊虻。亦比喻坏人。参见“蚊虻”。
引《荀子·解蔽》:“耳目之欲接,则败其思;蚊蝱之声闻,则挫其精。是以闢耳目之欲,而远蚊蝱之声,闲居静思则通。”
《淮南子·俶真训》:“夫忧患之来攖人心也,非直蜂蠆之螫毒,而蚉蝱之惨怛也。”
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其视 戎 狄 之侵,譬犹蟁蝱之螫,敺之而已。”
唐 赵元一 《奉天录》卷三:“呜呼!天降兇孽,祸乱相寻,蚊蝱乱飞,处处皆有。”
清 赵翼 《园居》诗之三:“蚊蝱本化生,非有卵与核。”
“蝱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méng]
汉字 | 蝱 |
---|---|
读音 | [méng] |
注音 | ㄇㄥˊ |
部首 | [虫] 虫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5 部外:9 |
异体字 | 虻 䖟 䗈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77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njj 仓颉:yvlii 郑码:shii 四角:00136 |
笔顺编码 | 415251214251214 |
笔顺笔画 | 丶一フ丨フ一丨一丶丨フ一丨一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 竖折/竖弯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|
同“虻2”。
基本字义
蝱
méng ㄇㄥˊ
◎ 同“虻2”。
英语 horsefly, gadf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