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鸨子的意思

bǎo

鸨子


拼音bǎo zǐ
注音ㄅㄠˇ ㄗˇ

繁体鴇子

词语解释

鸨子[ bǎo zǐ ]

⒈  即鸨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鸨母。参见“鴇母”。

《诗·郑风·大叔于田》:“叔 于田,乘乘鴇。”
毛 传:“驪白杂毛曰鴇。”
陆德明 释文:“鴇,依字作駂。”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三八回:“却也古怪,从来老鴇子是填不满的坑,娼妇是活活的骗贼,不知怎样,这鴇子与 孙兰姬 自来不曾骗他甚么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媚座》:“莫管他鴇子肯不肯,竟将 香君 拉上轿子,今夜还送到 田漕抚 船上。惊的他迷离似痴,只当烟波上遇 湘妃。”

国语辞典

鸨子[ bǎo zi ]

⒈  开设妓院,蓄养幼女使成娼妓,或诱惑控制妇女卖淫的女人。

《警世通言·卷二四·玉堂春落难逢夫》:「众人都至酒店里面,讨了一张棉纸,一人念,一人写,只要亡八鸨子押花。」

“鸨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ǎo]  

鸨

汉字
读音[bǎo]
注音ㄅㄠˇ
部首[鸟]  鸟字旁
笔画总笔画:9 部外:4
异体字 鴇 鳵 䳈 䳰 䴐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E28
其它编码五笔:xfqg 仓颉:pjpym 郑码:rrer 四角:27427
笔顺编码351235451
笔顺笔画ノフ一丨ノフ丶フ一
笔顺名称 撇 竖弯钩 横 竖 撇 横折钩 点 竖折折钩 横

“鸨”字的意思

鸟类。比雁略大,背上有褐色和黑色斑纹,常群栖草原地带,善走不善飞。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。

“鸨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鴇)

bǎo ㄅㄠˇ

鸟类的一属,比雁略大,背上有黄褐色和黑色斑纹,不善于飞,而善于走,能涉水。“大鸨”即是这一属。 指开设妓院的女人:鸨母。老鸨。

英语 bustard; procuress; Otis species (various)

德语 Trappen (lat Otididae, eine Familie der Vögel)​ (Eig, Bio)

“子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ǐ]  

子

汉字
读音[zǐ]
注音ㄗˇ
部首[子]  子字旁
笔画总笔画:3 部外:0
异体字 㜽 仔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B50
其它编码五笔:bbbb 仓颉:nd 郑码:ya 四角:17407
笔顺编码521
笔顺笔画フ丨一
笔顺名称 横撇/横钩 竖钩 横

“子”字的意思

1.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
2.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
3.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
4.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
5.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

6.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
7.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
8.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
9.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
10.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
11.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
12.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
13.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
14.姓。

“子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ǐ ㄗˇ

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 )。棋子儿。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姓。

英语 offspring, child; fruit, seed of; 1st terrestrial branch

德语 Substantiv-Suffix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