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匕箸的意思

zhù

匕箸


拼音bǐ zhù
注音ㄅ一ˇ ㄓㄨˋ

词语解释

匕箸[ bǐ zhù ]

⒈  亦作“匕筯”。

⒉  食具,羹匙和筷子。

⒊  指饮食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匕筯”。

⒉  食具,羹匙和筷子。

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:“先主 方食,失匕箸。”
唐 刘禹锡 《为杜相公谢就宅赐食状》:“举其匕筯,若负丘山。”
《金史·僕散端传》:“楠 方食,掷匕筯于案。”
苏曼殊 《绛纱记》:“此人不胜匕箸,何能为盗?”

⒊  指饮食。

宋 陆游 《晓出湖边摘野蔬》诗:“行迎风露衣巾爽,浄洗膻荤匕筯香。”
清 戴名世 《吴宏表稿序》:“顾有思得山海之珍、远方之奇异以为快,虽其未必皆可於口,而匕箸之所须,非是不饱焉。”

国语辞典

匕箸[ bǐ zhù ]

⒈  进食用的羹匙和筷子。

《三国志·卷三十二·蜀书·先主传》:「先主方食,失匕箸。」
《北齐书·卷二十三·崔㥄传》:「裴自携匕箸,姿情饮啖。」

“匕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ǐ]  

匕

汉字
读音[bǐ]
注音ㄅㄧˇ
部首[匕]  匕字旁
笔画总笔画:2 部外:0
异体字 枇 鈚 比 牝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315
其它编码五笔:xtn 仓颉:uh 郑码:rra 四角:22710
笔顺编码35
笔顺笔画ノフ
笔顺名称 撇 竖弯钩

“匕”字的意思

1.古人取食的器具,后代的羹匙由它演变而来。

2.指匕首:图穷匕见。

“匕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bǐ ㄅㄧˇ

〔匕首〕短剑。 古代指勺、匙之类的取食用具:“先主方食,失匕箸”。

英语 spoon, ladle; knife, dirk

德语 Dolch (S)​,Löffel (S)​,Radikal Nr. 21 = Löffel (S, Sprachw)​,Kelle, alte Form eines Löffels (S)

“箸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ù]  

箸

汉字
读音[zhù]
注音ㄓㄨˋ
部首[竹]  竹字旁
笔画总笔画:14 部外:8
异体字 櫡 筯 著 ????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7BB8
其它编码五笔:tftj 仓颉:hjka 郑码:mbm 四角:88604
笔顺编码31431412132511
笔顺笔画ノ一丶ノ一丶一丨一ノ丨フ一一
笔顺名称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横 竖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

“箸”字的意思

筷子。

“箸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hù ㄓㄨˋ

筷子。一种生在南海岸边沙中的竹子。古同“著”,明显。

英语 chopsticks

德语 Essstäbchen (S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