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文句别扭,读不上口。
英crotchety writting;
⒈ 形容文词艰涩难读。
引唐 韩愈 《进学解》:“周 《誥》 殷 《盘》,佶屈聱牙。”
宋 刘克庄 《岁晚书事》诗之三:“幸然不识聱牙字,省得闲人载酒来。”
明 李东阳 《与钱汝谦书》:“但辞旨漫衍,势难精择,且中间时作聱牙语,则又失之险恠。”
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韩昌黎诗》:“此等词句,徒聱牙轖舌,而实无意义,未免英雄欺人耳。”
⒉ 亦作“聱齖”。乖忤,抵触。亦谓与人意见不同,不随世俗。
引唐 元结 《自释书》:“彼 聱叟 不羞聱齖於隣里,吾又安能慙漫浪於人间?”
宋 苏轼 《上神宗皇帝书》:“选人之改京官,常须十年以上,荐更险阻,计析毫釐,其间一事聱牙,常至终身沦弃。”
宋 范成大 《清湘县郊外杂花盛开有怀石湖》诗:“乡心与官身,凿枘方聱牙。”
元 陈庚 《送麻信之内乡山居》诗:“莫贪利禄招时忌,要学聱牙与世同。”
⒊ 参差不齐。
引宋 苏辙 《和子瞻题风水洞》:“土囊欝怒声初散,石齿聱牙势未前。”
宋 洪迈 《夷坚甲志·妇人三重齿》:“天明视之,已生齿三重,极聱牙可畏。”
⒋ 树木枝干杈丫貌。
引宋 朱熹 《枯木次择之韵》:“百年蟠木老聱牙,偃蹇春风不肯花。”
⒈ 文词艰涩,念起来不顺口。
引唐·韩愈〈进学解〉:「周诰殷盘,佶屈聱牙。」
⒉ 乖忤违背。
引宋·苏轼〈上神宗皇帝书〉:「其间一事聱牙,常至终身沦弃。」
⒊ 老树枝干杈枒蟠屈的样子。
引宋·朱熹〈枯木次择之韵〉:「百年蟠木老聱牙,偃蹇春风不肯花。」
“聱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áo]
汉字 | 聱 |
---|---|
读音 | [áo] |
注音 | ㄠˊ |
部首 | [耳] 耳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6 部外:10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07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gqtb 仓颉:gksj 郑码:cimc 四角:58401 |
笔顺编码 | 1121533134122111 |
笔顺笔画 | 一一丨一フノノ一ノ丶一丨丨一一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横 竖 横 横折钩 撇 撇 横 撇 捺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|
见〖佶屈聱牙〗。
基本字义
聱
áo ㄠˊ
话不顺耳:聱牙(语句念着不顺口)。 不听取他人的意见:“彼诮以为聱者,为其不相从听”。英语 bent and twisted; too complicated
德语 schwierig auszusprechen (V)
“牙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yá]
汉字 | 牙 |
---|---|
读音 | [yá] |
注音 | ㄧㄚˊ |
部首 | [牙] 牙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4 部外:0 |
异体字 | 伢 齖 ???? ???? ???? ???? 芽 衙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25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hte 仓颉:mvdh 郑码:hi 四角:71240 |
笔顺编码 | 1523 |
笔顺笔画 | 一フ丨ノ |
笔顺名称 | 横 撇折 竖钩 撇 |
1.人和高等动物咬切、咀嚼食物的器官,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。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,分为切牙、尖牙、前磨牙、磨牙。通称牙齿,也叫齿。
2.特指象牙:牙筷。牙章。牙雕。
3.形状像牙齿的东西:牙子。
4.姓。
5.牙子2:牙行。
基本字义
牙
yá ㄧㄚˊ
齿(古代把大齿称为“牙”,现在“牙”是齿的通称,亦称“牙齿”):牙垢。牙龈。牙碜。牙祭。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:抽屉牙子。 特指象牙:牙雕。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:牙商。牙行。 姓。英语 tooth, molars, teeth; serrated
德语 Zahn (S),Zahnarzt (S),Zahnfleisch (S),Ya (Eig, Fam),Radikal Nr. 92 = Eckzahn, Zahn, Zäh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