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鷩衣的意思

鷩衣


拼音bì yī
注音ㄅ一ˋ 一

词语解释

鷩衣(?衣)[ bì yī ]

⒈  古代帝王享先公及飨射所用之服。亦为侯伯命服。以鷩等七章为画饰,故称。其制始于周,后世因之。北周皇后受献茧时亦服此衣,唐代为二品官服,宋以后废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帝王享先公及飨射所用之服。亦为侯伯命服。以鷩等七章为画饰,故称。其制始于 周,后世因之。 北周 皇后受献茧时亦服此衣, 唐 代为二品官服, 宋 以后废。参见“鷩冕”。

《隋书·礼仪志六》:“﹝ 后周 ﹞皇后衣十二等……祭羣小祀,受献茧,则服鷩衣。”
清 凤韶 《凤氏经说·终南》:“侯伯七章者,曰鷩衣。衣画华虫、火,宗彝,裳绣藻、粉米、黼、黻。鷩,雉也,即华虫。七章之衣始华虫,故曰鷩衣。”

“鷩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ì]  

鷩

汉字
读音[bì]
注音ㄅㄧˋ
部首[鳥]  鸟字旁
笔画总笔画:22 部外:11
异体字 䨆 ????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DE9
其它编码五笔:umio|itqo 仓颉:fkhaf 郑码:kvmr 四角:98327
笔顺编码4325234313432511154444
笔顺笔画丶ノ丨フ丨ノ丶ノ一ノ丶ノ丨フ一一一フ丶丶丶丶
笔顺名称 点 撇 竖 横折 竖 撇 点 撇 横 撇 捺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横折钩 点 点 点 点

“鷩”字的意思

赤雉,即“锦鸡”:“背负鷩鸟之毛,服饰甚伟。”

“鷩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bì ㄅㄧˋ

 ◎ 赤雉,即“锦鸡”:“背负鷩鸟之毛,服饰甚伟。”

英语 pheasant

“衣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yī]  

衣

汉字
读音[yī]
注音
部首[衣]  衣字旁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0
异体字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863
其它编码五笔:yeu 仓颉:yhv 郑码:srh 四角:00732
笔顺编码413534
笔顺笔画丶一ノフノ丶
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竖提 撇 捺

“衣”字的意思

[yī]

1.衣服:上衣。内衣。大衣。丰衣足食。

2.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:笋衣。糖衣。

3.胞衣。

4.姓。

[yì]

穿(衣服);拿衣服给人穿:衣布衣。解衣衣我。

“衣”字的基本解释

yī ㄧˉ

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:衣服。衣着(zhuó)。衣冠。衣架。衣锦还(huān)乡。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:炮衣。糖衣。肠衣。 姓。

英语 clothes, clothing; cover, skin

德语 Kleidung (S)​,Yi (Eig, Fam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