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漕司的意思

cáo

漕司


拼音cáo sī
注音ㄘㄠˊ ㄙ

词语解释

漕司[ cáo sī ]

⒈  亦称“漕运司”。

⒉  管理催征税赋、出纳钱粮、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。北宋称转运司,南宋称漕司,元代称漕运司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称“漕运司”。管理催征税赋、出纳钱粮、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。 北宋 称转运司, 南宋 称漕司, 元 代称漕运司。

宋 陈亮 《上孝宗皇帝第一书》:“财归於漕司,而兵各归於郡。”
《宋史·选举志二》:“淳祐 元年, 淮 南诸州郡岁有兵祸,士子不得以时赴乡试,且漕司分差试官,路梗不可径达。”
元 危素 《元海运志》:“﹝ 至元 ﹞二十五年,内外分置漕运司二。”
清 钱大昕 《十驾斋养新录·帅漕宪仓》:“帅、宪、仓一人而已,漕则一路或有两三人,曰转运使,曰转运副使,曰转运判官,皆漕司也。”

“漕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cáo]  

漕

汉字
读音[cáo]
注音ㄘㄠˊ
部首[氵]  三点水
笔画总笔画:14 部外:11
异体字 曹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F15
其它编码五笔:igmj 仓颉:etwa 郑码:vekk 四角:35166
笔顺编码44112512212511
笔顺笔画丶丶一一丨フ一丨丨一丨フ一一
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横 竖 横折 横 竖 竖 横 竖 横折 横 横

“漕”字的意思

漕运:漕粮。漕渠。漕船(运漕粮的船)。

“漕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cáo ㄘㄠˊ

 ◎ 利用水道转运粮食:漕运(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,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)。漕粮。漕河。漕渠。漕船。

英语 transport by water; canal transportation

“司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ī]  

司

汉字
读音[sī]
注音
部首[口]  口字旁
笔画总笔画:5 部外:2
异体字 伺 嗣 覗 辭 ????
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3F8
其它编码五笔:ngkd 仓颉:smr 郑码:yaj 四角:17620
笔顺编码51251
笔顺笔画フ一丨フ一
笔顺名称 横折钩 横 竖 横折 横

“司”字的意思

1.主持;操作;经营:司机。司炉。各司其事。

2.中央部一级机关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(级别比部低,比处高):人事司。外交部礼宾司。

3.姓。

“司”字的基本解释

sī ㄙˉ

主管,操作:司法。司机。司令。司南(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,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)。司空(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;②复姓)。司徒(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,后为丞相;②复姓)。司马(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;②复姓)。司寇(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、纠察的长官;②复姓)。 官署名称:人事司。 视察:司日月之长短。 姓。

英语 take charge of, control, manage; officer

德语 führen, verwalten (V)​,Si (Eig, Fam)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