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。
⒈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。
引南朝 齐 谢朓 《新亭渚别范零陵》诗:“停驂我悵望,輟棹子夷犹。”
唐 杜甫 《咏怀古迹》之二:“悵望千秋一洒泪,萧条异代不同时。”
元 萨都剌 《满江红·金陵怀古》词:“六代繁华,春去也,更无消息。空悵望,山川形胜,已非畴昔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五十回:“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,等待多时,不见 行者 回来,欠身悵望道:‘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?’”
郭沫若 《北伐途次》二九:“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,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,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。”
⒈ 情绪落寞而有所想望。
引唐·杜甫〈咏怀古迹〉诗五首之二:「怅望千秋一洒泪,萧条异代不同时。」
唐·崔涂〈鹦鹉洲即事〉诗:「怅望春襟郁未开,重吟鹦鹉益堪哀。」
“怅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chàng]
汉字 | 怅 |
---|---|
读音 | [chàng] |
注音 | ㄔㄤˋ |
部首 | [忄] 竖心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4 |
异体字 | 悵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悵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005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ntay 仓颉:ppo 郑码:uch 四角:92034 |
笔顺编码 | 4423154 |
笔顺笔画 | 丶丶丨ノ一フ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点 竖 撇 横 竖提 捺 |
不如意;不痛快:怅然若有所失。
怅
(悵)
chàng ㄔㄤˋ
失意,不痛快:怅然若失。怅恍(恍惚)。怅望(怅然怀想)。怅惘。怅惋。怅怅。惆怅。英语 disappointed, dissatisfied
德语 aufgebracht ,bedauernd ,enttäuscht se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