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頳颜”。
⒉ 犹红颜。指美色。
⒊ 因羞愧或酒醉而脸红。
⒈ 亦作“頳顏”。 犹红颜。指美色。
引战国 楚 宋玉 《笛赋》:“延长颈,奋玉身,摛朱脣,曜皓齿,頳颜臻,玉貌起。”
⒉ 因羞愧或酒醉而脸红。
引唐 韩愈 《朝归》诗:“顾影听其声,赬颜汗渐背。”
明 袁宏道 《答徐见可太府书》之二:“而横遭长者之施,赬颜甚矣。”
清 洪昇 《长生殿·见月》:“就是赬颜微怒,泪眼慵抬,便千金何处买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凤仙》:“酣睡未醒,酒气犹芳,頳颜醉态,倾絶人寰。”
“赪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chēng]
汉字 | 赪 |
---|---|
读音 | [chēng] |
注音 | ㄔㄥ |
部首 | [赤] 赤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3 部外:6 |
异体字 | 赬 緽 䞓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赬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D6A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ohm 仓颉:gcybo 郑码:bnil 四角:41282 |
笔顺编码 | 12132342125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ノ丨ノ丶丨一丨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 撇 竖钩 撇 点 竖 横 竖 横折 撇 点 |
红色。
基本字义
赪
(赬)
chēng ㄔㄥˉ
红色:赪面(脸红)。赪颜(脸红)。英语 deep r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