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踶啮的意思

niè

踶啮


拼音dì niè
注音ㄉ一ˋ ㄋ一ㄝˋ

繁体踶齧

词语解释

踶啮[ dì niè ]

⒈  亦作“踶囓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踶囓”。踢咬。

《晋书·庾峻传》:“牛马有踶啮者,恐伤人,不货於市。”
唐 韩愈 《画记》:“於马之中,又有上者下者,行者牵者……怒相踶啮者。”
《新五代史·楚世家·马殷》:“军中推行军司马 张佶 为帅, 佶 将入府,乘马輒踶囓,伤 佶 髀。”
宋 曾慥 《类说·画后品》:“北齐 杨子华 画马於壁,每夕必踶囓长鸣,如索水草。”

“踶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dì]  

踶

汉字
读音[dì]
注音ㄉㄧˋ
部首[足]  足字旁
笔画总笔画:16 部外:9
异体字 踟 蹄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E36
其它编码五笔:khjh 仓颉:rmamo 郑码:jiai 四角:66181
笔顺编码2512121251112134
笔顺笔画丨フ一丨一丨一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
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提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横 撇 捺

“踶”字的意思

1.踢;踏。

2.奔跑。

“踶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dì ㄉㄧˋ

 ◎ 用蹄子踢、踏:“怒则分背相踶”。

英语 paw

德语 treten, Stoß (S)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