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皇帝慰谕公卿、诫约朝臣的文书之一。
⒈ 皇帝慰谕公卿、诫约朝臣的文书之一。参阅《唐六典·中书省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志二》。
引《新唐书·百官志二》:“凡王言之制有七……六曰论事敕书,戒约臣下则用之;七曰敕牒,随事承制,不易於旧则用之。”
吴晗 《明代民族英雄于谦》:“兵部右侍郎虽只是正三品官,却因为是中央官,又是皇帝特派的,奉有敕书(皇帝的手令)可以便宜行事,是中央派驻地方的最高官员,职权就在三司之上了。”
⒈ 古代君王谕告外藩或公卿朝臣的命令。
引《新唐书·卷四七·百官志二》:「凡王言之制有七……六曰论事敕书,戒约臣下则用之。」
《西游记·第三九回》:「这畜类成精,侵夺帝位,还奉佛旨差来。似老孙保唐僧受苦,就该领几道敕书。」
“敕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chì]
汉字 | 敕 |
---|---|
读音 | [chì] |
注音 | ㄔˋ |
部首 | [攵] 反文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7 |
异体字 | 勅 勑 ???? 策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555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gkit|skty 仓颉:dlok 郑码:fjmo 四角:58940 |
笔顺编码 | 125123431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フ一丨ノ丶ノ一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撇 点 撇 横 撇 捺 |
皇帝的诏令:宣敕。敕命。敕封。敕撰。
基本字义
敕
chì ㄔˋ
帝王的诏书、命令:敕命。敕书。敕封。奉敕。宣敕。 告诫:申敕。戒敕。 古同“饬”,整顿。英语 an imperial order or decree
“书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hū]
汉字 | 书 |
---|---|
读音 | [shū] |
注音 | ㄕㄨ |
部首 | [乙] 折 |
笔画 | 总笔画:4 部外:3 |
异体字 | 書 ????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繁体字形 | 書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E66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nnhy 仓颉:ids 郑码:xyis 四角:53027 |
笔顺编码 | 5524 |
笔顺笔画 | フフ丨丶 |
笔顺名称 | 横折 横折钩 竖 点 |
1.写字;记录;书写:书法。大书特书。振笔直书。
2.字体:楷书。隶书。
3.装订成册的著作:一本书。一部书。一套书。丛书。新书。古书。书店。
4.书信:家书。书札。
5.文件:证书。保证书。说明书。挑战书。白皮书。
6.姓。
书
(書)
shū ㄕㄨˉ
成本的著作:书籍。书刊。书稿。书香。书卷气(指在说话、作文、写字、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)。书生气(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)。 信:书信。书札。书简。书函。 文件:证书。说明书。 写字或写的字:书法。书写。书桌。书案。书画。 写文章:大书特书。罄竹难书。 字体:草书。隶书。楷书。 古书名,《尚书》的简称(亦称“书经”)。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:说书。听书。英语
book, letter, document; writings
德语 Buch, Geschriebenes (S)